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习目标1、掌握: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新中国成立后,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态度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万隆精神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历史意义3、归纳:建国初与五十年代新中国外交成就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学习难点:美、苏对中国的不同外交态度学习过程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文、找出知识目标的内容并用双色笔标记。在“自主学习”环节中我的问题:“核心”应从政策内容分析,学会抓关键字分析。完成探究3要结合教材内容和课一、课前检测:听写第14课知识点(3分钟)二、展示学习目标,导入新课(2分钟)三、自主学习(要求课前预习,独立完成;结合教材边读、边写、边画、边记忆)(预计教时15分钟,组内合作统一答案8分钟,记忆5分钟,抽测2分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四、合作探究并展示(17分钟)1、建国初与五十年代新中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其核心是什么?获得了哪些成就?(核心:独立、和平、自主)建国初:我国奉行政策。外交关系:建国第一年就同等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和平共处而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现外交政策,并对中国沿海。五项原则提出:年底,中印两国谈判,最先提出。完善:年周恩来访问和双方同意将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内容:。意义:时间:;地点:。万隆会议主题:讨论、和等共同关心会议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贡献:周恩来提出的。万隆精神:。后“自由阅读卡”分析。在“合作探究”中我的问题:。2、说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过程、内容和意义?3、为什么要召开万隆会议?来参加万隆会议的有哪些国家?这次会议的特点和中心议题是什么?参加会议的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怎样?中国为万隆会议作出了怎样的贡献?你知道在这之前周总理还代表中国参加哪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吗?参加这次会议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五、达标测试(5分钟)(基础训练)1、新中国成立的一年里,与多少个国家建交(A)A.17B.16C.15D.182、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D)A.上海合作组织B.26届联合国大会C.日内瓦会议D.万隆会议3、《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这说明建国后我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A)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反殖反霸,与亚非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C、一边倒,不屈服D、与社会主义国家结盟4、中国为促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而提出的方针是(B)A、反对殖民主义B、“求同存异”C、“另起炉灶”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C)A、互相尊重领土主权B、互不干涉内政C、互不结盟D、平等互惠6、对于万隆亚非会议的表述错误的是(D)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会议C.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B.共同探讨了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D.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展现中国领导人的外交风采是在(B)A.1953年中朝韩美谈判签订停战协定B.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C)A.党与党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B.民族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C.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D.国际组织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能力提升)9、材料分析:两国总理重申指导两国关系的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家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中印两国总理联合申明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⑴材料中“这些原则”指什么?(五项基本原则)⑵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由谁提出的?(中印谈判时周恩来)⑶请说出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课堂小结(3分钟)知识要点:1、一条外交政策:2、一个亚非国际会议:3、一个重要原则:4、一个重要方针:注:标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