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一、新式教育的开端1.背景:清朝的教育以四书五经为教材,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2.新式教育:(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2)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新式教育体制。(3)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1.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华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著名文艺家及作品: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徐悲鸿的《愚公移山》等;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郭沫若的《屈原》等。3.解放区的文学: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问题】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新式教育体制,你应该怎样评价《奏定学堂章程》?探究:(1)《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它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具有进步性。(2)《奏定学堂章程》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制定的,所以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如经学,课时最多,仍然立足于做旧式官员。这是它的局限性。1.1899年,某一学子要到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去学习,你为他推荐的学校是()。A.京师大学堂B.燕京大学C.北京大学D.清华大学答案:A2.科举制创立和废除的朝代分别是()。A.秦朝、清朝B.秦朝、明朝C.隋朝、清朝D.隋朝、明朝答案:C3.提示一:他是浙江绍兴人;提示二:他在五四运动前后以写小说闻名;提示三:谜语——山东特快。根据以上内容可猜出这一人物是()。A.鲁迅B.赵树理C.丁玲D.郭沫若答案:A4.2010年1月1日晚,由嘻哈包袱铺“掌柜”高晓攀主演的戏剧《狂人日记》在北京地质礼堂“疯狂上演”。《狂人日记》的作者是()。《狂人日记》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李大钊答案:A5.为纪念徐悲鸿诞辰115周年,2011年1月1日,红色潮流·书写生命的色彩——“第六届中国慕鸿书社全国中青年书法家走进重庆精品展”在三峡博物馆开幕。下列作品哪一个是徐悲鸿的()。A.《狂人日记》B.《天演论》C.《屈原》D.《愚公移山》答案:D6.“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A.《义勇军进行曲》B.《黄河大合唱》C.《国际歌》D.《英雄交响曲》答案:A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朝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学校以四书五经为教材,国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这种培养人才的方式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在开明官员的主张下,大清皇帝批准在北京设立“大学堂”(见下图)。材料二2011年1月16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的《201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其中,北京大学连续4年问鼎“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大学堂”指的是清朝建立的哪一学府?它创建于什么运动期间?当时的“大清皇帝”是谁?(2)材料一中,“大学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和影响?它与材料二中的“北京大学”是什么关系?(3)北京大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它是我国哪两次运动的策源地?(4)“北京大学连续4年问鼎‘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1)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光绪帝。(2)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3)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4)北京大学从创办到现在,在中国教育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