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教材解读本节课包括电流的热效应和焦耳定律两部分,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认识焦耳定律,并与电能知识结合分析,认识焦耳定律及欧姆定律使用的局限性。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分别探究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电流大小和电阻大小是否有关,要重点认识实验的步骤及控制的物理量。焦耳定律适用情况是学生认识的难点,要重点讲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电流的热效应。②知道焦耳定律。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意识。重点难点重点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将本实验按照一个完整的探究实验对待,使学生明确实验步骤、方法,总结出影响因素。难点电功与焦耳定律的联系。利用所学知识,推导公式Q=I2Rt以及Q=W=Pt=t。实验拓展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两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封闭在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通过短玻璃管与气球相连。观察哪个气球最先鼓起来。(设实验中所用的各种同类器材性能相同)学点1探究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组之间交流、讨论,探究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完成下列的问题:猜想:如图16-4-1(a)所示,给电烤箱通电,会观察到电烤箱热得发烫,而与电烤箱串联的导线却不那么热;如图(b)所示,给灯泡通电时间越长,感觉灯泡越烫。由上述现象,我们可以猜想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可能与导体的__电流__、__电阻__和__通电时间__有关。图16-4-1设计实验: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猜想到多个因素影响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故在探究的过程中采用__控制变量__法。实验中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不能直接观察到,故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加热质量相等的煤油的__温度__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转换__法。实验探究:步骤一:在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时,应该控制__通过导体的电流__和__通电时间__不变,改变__电阻__的大小。实验中为了实现定量和变量,采用了两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__串__联,然后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如图16-4-2(a)、(b)所示。图16-4-2步骤二:在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应该控制__电阻__和__通电时间__不变,改变__电流__的大小。实验中为了保持电阻不变,采用的方法是__取一个定值电阻__,为了使电流改变,采用的方法是__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__。比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不相等时,其产生的热量是否相等。如图16-4-3所示。图16-4-3步骤三:在探究的步骤一、二中,如果给导体通电时间越长,则会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得__越高__,这表明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__通电时间__有关。实验结论:由实验探究过程,我们可以概括出: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__导体的电阻__、__导体中的电流__以及__通电时间__有关。学点2焦耳定律自学教材P132,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__二次方__成正比,跟导体的__电阻__成正比,跟__通电时间__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问题2:焦耳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__Q=I2Rt__,其中Q表示__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__,单位是__J__,I表示__导体中的电流__,单位是__A__;R表示__导体的电阻__,单位是__Ω__。问题3: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等于消耗的电能,即Q=W=UIt。此时结合欧姆定律还可推导出另一个公式:__Q=t__,故此时W和Q的关系为:W=Q=__Pt__=__UIt__=__I2Rt__=__t__。学点3电流热效应的应用与控制观察下列用电器的工作特点,回答下列问题:图16-4-4问题1:这些用电器工作时的共同特点是将__电__能转化为__内__能,物理学中,把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做__电流的热效应__。问题2:电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结合生活实际,分析一下,在生活中电热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应如何进行散热?[答案]在用电器工作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会导致用电器温度过高,影响用电器的使用寿命;会使绝缘皮老化,甚至引起火灾。电视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