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面前也从容备课资料●你受到挫折了吗遭受挫折的人,也是最需要人们帮助的人。亲人的关怀,友情的温暖,周围人们的支持和援助,有助于他们调整对挫折的适应机制,发展应对能力,缓冲不良情绪的冲击,摆脱困境,恢复心理平衡。反之,如果对他们冷淡,歧视,冷嘲热讽,幸灾乐祸,结果只能是激化矛盾,使他们丧失前进的勇气,以致将他们推上绝境。所以,对受挫者给予及时有效的疏导帮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挫折疏导,就是运用一定的心理诱导的策略和方法,使受挫者在别人引导下,校正主观意识,发挥内在潜力,消除心理障碍,明确前进方向,排除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过程。对受挫者进行疏导,我们首先应当了解他遭受挫折的程度如何,遭受的挫折属于什么性质,原因是什么受挫折的主观情况如何等等。这除了可以通过直接与受挫者交谈,向熟悉他的情况的人们进行调查等方法来了解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来了解和判断他是否遭受了挫折、遭受挫折的程度如何等等,从而能够及时进行疏导,并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以帮助。这对于做人的工作的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其实,不仅是别人,有时候就是我们自己遭受到某些挫折时,也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遭受挫折,但在这时,行为上却往往在不自觉中会表现出某些特征。我们通过这些特征,就可以推断一个人是否遇到了某种程度的挫折。1.非理智的对抗非理智对抗的种种表现是表明一个人遭受到了挫折的一种信号。所谓非理智的对抗,也就是人们在受到挫折时所表现出的种种情绪性反应,如攻击、冷漠、固执、逃避、倒退等等反应形式。人们在遭受挫折时会表现出这些行为反应,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行为反应来判断一个人可能遭受到了挫折。我们要善于从这些行为表现中看出问题,把这些表现的种种形式看作存在问题的“信号”。要注意这些信号,并及早加以了解,找出原因,及时解决,就能防患于未然。尤其对于领导者来说,注意这些征兆的表现,把工作做在前面,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怕就怕领导者对这些信号熟视无睹,等到问题发展到难以收拾时才干着急,那就迟了,损失就大了。2.缺乏安全感人在挫折的情况下,往往缺乏安全感,变得过于敏感,以为别人老是在攻击自己、讽刺自己,因而产生一种戒备状态。比如,平时别人讲到你,你也许无所谓,可是现在有人对你说:“嗬!你今天这件衣服好漂亮!”你可能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天到晚都在讽刺我。”这个时候,可能就是有某种程度的挫折了。也许他自己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其遭受挫折、程度有多大,但由此可以推知,这个人已经在遭受挫折了,他的某些愿望没有实现。因为他的挫折阈突然降低,对挫折的感受性增高,变得对挫折、对环境过于敏感了。受挫时安全感的缺乏,常常表现为多疑、敏感,这在爱情、婚姻方面会表现得更为突出。如果总是担心对方变心,对自己不忠,也就是随时担心自己在这方面遭受挫折,因此,对有关的信息往往会过于敏感再通过想象的作用,会在主观上将这种挫折由无变有、由小变大,于是,会变得更为敏感,更加疑神疑鬼,并导致强烈的情绪反应。3.牢骚与埋怨对什么都看不顺眼,一张嘴就是批评别人的缺点,一睁眼看到的都是不满意,见了什么总是挑剔毛病,表达自己的不满,牢骚满腹,怪话连篇;或是埋怨不断,不是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就是埋怨自己倒霉等等。一旦发生这种怨天尤人的情况,也就说明他有某些需要未能满足,遭到了某种程度的挫折。4.工作效率降低一个人在遭受挫折的时候往往不能专心工作,心有旁骛,所以工作效率会降低。当一个人常常埋怨精力集中不起来,工作的时候想别的事,休息的时候又担心工作的事,这都可能是遭受了某种挫折的缘故。比如,一位高中生没有考取大学,在重新补习的时间里,可能效率极低,读书的时候想去玩,玩的时候又抱着一大堆书。学习时头昏脑涨、没精打采,春游的时候却又感慨“春光难驻”“时不我待”。5.优柔寡断当一个人向别人要求什么东西时,本来可以很自然地提出来,但他却不敢;或者当别人对他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本可以拒绝的,却又不予拒绝,这就是优柔寡断。说明个人的需求和周围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