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基教育密度复习导学案主备人:谷燕青审核:徐鹏、吕丽歌一、透析本章中考考点1、知道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其中质量的测量为中考的热点。常以填空、选择、实验题出现。2、密度的概念理解和公式应用是中考命题重点,出题形式主要有填空、选择、计算题3、密度的测量一直是中考的热点,常以填空、实验题形式出现。4、用不同的方法来求物质的密度也是中考考察重点,以填空、选择、实验等形式出现二、基础知识点回眸(“熔化”我所有)1、宇宙是由组成的,其中地球是在太阳系中的第轨道上。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而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主要就是分子在上发生了变化。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是由居其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和不带电的组成,比其还小的微粒是。所以微观世界很小,我们用单位来量度其大小,而宇宙中的的星体间距离很大,我们用单位来量度。3、叫质量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实验中常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4、天平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处。(2)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横梁平衡。(3)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物体质量=+5、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通常用字母表示密度,表示质量,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那么密度的单位就是:;纯水的密度是kg/m3=g/cm3,水银的密度是它表示。1m3=dm3(升)=cm3(毫升)=mm3。6、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和,然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值。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进行测量。密度的应用:(1)利用公式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2)利用公式求质量。(3)利用公式求体积。7、密度是物质的之一,它的大小由物质本身来决定,但是密度也受等因素的影响。水在之间会出现“反膨胀现象”,所以在时水的密度最大。三、中考易错点和易混点(“液化”我呈现)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是长度单位B、光年是时间单位C、可以用光年来描述物质的围观世界D、可以用纳米来描述星系之间的距离。2、调节天平的两个“平衡”易误和游码“读数”易错(1)测量前的平衡的通过调节平衡螺母来实现的(2)测量过程中的平衡是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来实现的,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3)在读取标尺上的刻度值要以游码左端所对的位置进行读数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左右摆动幅度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把矿石放到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祛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g.3、对密度公式的理解(1)对同一中物质而言,ρ一定,与m、V均无关,此时m/v是一个定值。(2)对不同种物质,当v一定时,m与ρ成正比。(3)对于不同种物质,当m一定时,V与ρ成反比。例:小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上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有关B.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体积无关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4、设计实验时易忽略误差分析,会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差较远,因此设计实验方案时要从合理且减小误差角度考虑问题。1.张亮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向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填“左”或“右”)。(2)他按图12中甲、乙、丙的步骤顺序进行实验,依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g,牛奶的密度为g/cm3。(3)为了更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步骤顺序应调整为。5、误以为“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密度虽然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由物质本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