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我国境内人类产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复习学案(1)原始社会至秦汉一、考试内容:1、河姆渡和半坡遗址;2、炎帝、皇帝和尧舜禹的传说;4、夏、商、西周三代;5、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6、商鞅变法;7、秦兼并六国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8、汉武帝大一统;9、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二、知识网络1、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农耕文明—河姆渡遗址,坐落在流域,使用石器,种植等农作物,住所的特点;半坡遗址,坐落在流域,使用石器,种植等农作物,住所的特点。这两个原始居民遗址都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2、国家的产生及社会大变革:上古三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所起的作用。大变革时期:春秋五霸分别是、、、、并能在地图上指出,有关的成语故事有;战国七雄是指并能在地图上指出,有关的成语故事有;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影响。3、秦汉大一统秦朝,秦统一中国的过程及意义:。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上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称号;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开发南疆、开凿灵渠。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及其意义。两汉,西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政治上削弱诸侯国势力,使其越分越小,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治理黄河、盐铁官营、统一铸币;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打击匈奴;民族关系上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目的,意义。丝绸之路:路线图、作用。三、练习1、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安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的发展B火的使用C能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2、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据此判断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3、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A世袭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4、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农民想获得爵位的最好途径是A努力种田织布B在战争中建立军功C努力开垦荒地D努力经商发财5、下列成语反映的史实与楚庄王参与争霸的历史有关的是A退避三舍B卧薪尝胆C问鼎中原D三家分晋6、采用“尊王攘夷”策略,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的是A晋文公B齐桓公C楚庄王D秦穆公7、“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8、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颁布推恩令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④设置西域都护9、当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凯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层时候的时尚。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10、“六和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所作琅琊时刻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表达的信息是A统一度量衡B统一思想C统一文字D统一六国11、汉武帝在位时,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排斥异己C放权于侯国D平定叛乱12、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形容丞相的地位,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和,存在了大约1600年。13、中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朝,最早建立省是在朝。14、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15、阅读材料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二循礼者不足多。”(1)材料表明了商鞅的什么思想?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相似?(2)根据这一思想,他采取了哪些有利于经济军事中央集权发展的措施?(3)商鞅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16、阅读材料秦王嬴政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将辽阔督促疆域结成大一统的整体,西汉继承秦制,经前期的休养生息和汉武帝的积极开拓,使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回答:(1)秦王嬴政建立国家后,在中央和地方各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2)秦汉时期的匈奴曾经威胁大一统的局面,请分别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