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留庄镇中学1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新商务星球版)第一章地球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个球体。证据有:海边观船、月食现象、不同的纬度看北极星高度不同、登高望远等,最科学最直观的是根据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2.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航海业的发展,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进入了科学探索阶段。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臆想阶段(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如斗笠,地如覆盘)→推测阶段(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现象推测地球是球体)→验证阶段(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卫星探测阶段(前苏联加加林成为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球体的人)4.麦哲伦是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从西班牙出发,向西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5.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相差21千米)说明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二、地球仪和经纬网1.地球表面到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叫赤道。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是纬线。赤道是0°纬线,也是最长的纬线,赤道把地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纬线都是圆圈,长度都不相等,指示东西方向。纬度以赤道为界,分为北纬(N)和南纬(S),越向北度数越大是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是南纬,纬度最大是90°。2.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且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形弧线是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0°经线是划分经度的界限,也叫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3.经度以0°经线为界,分为东经(E)和西经(W),越往东度数越大是苏留庄镇中学2东经,越往西度数越大是西经,经度最大是180°。4.习惯上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中国在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北京(116°E,40°N)】。5.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分界线,原因是这两条经线基本上从海洋上通过,可以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划分在两个半球上。6.经度划分与东西半球划分示意图:说明:经度小于20°的西经在东半球,经度小于160°的东经也在东半球;其余在西半球(小小为东,大大为西)。在图上可以看出,20°W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而160°E西侧是东半球,东侧是西半球。7.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了经纬网。经线和纬线的交点就是这点的地理坐标,可以确定这个点的位置。经纬网的用途主要有航空、航海、军事、旅游、救灾等,经纬网的作用是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8.常见经纬网的判读在右侧经纬网图上,180°经线西侧是东经(向东变大),180°经线东侧是西经(向西变大)。所以,图中各点经纬度是:A点(140°E,80°N)B点(140°W,40°N)C点(140°E,20°N)D点(140°W,20°S)苏留庄镇中学39、地球仪:地球模型地球仪,经线纬线看仔细;经天纬地辨方向,缩写就是SNWE;向北变大是北纬,向南变大是南纬;向东变大是东经,向西变大自然西;特征纬线有五条,赤道、极圈和回归;半球划分是难题,二妞六姨分东西;小小为东大大西,判断半球金钥匙。三、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地球自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24小时。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轨迹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2.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地球公转。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1年(约365天)。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3.地球自转产生是地理现象有:昼夜现象、时间的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改变、太阳的东升西落等。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温度带的划分、正午时刻物体影子长短变化等。5.地球上的同纬度地区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早,东西方向上因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6.经度每隔15°划分1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采用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该时区的区时。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时区以中时区为界,分为东时区和西时区。东12区和西12区合并为一个时区。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