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龙小学2012学年下学期教师研讨课汇龙小学教师研讨课评价表科组:执教教师:执教时间:执教内容:教学评析:(教研室教研员评课)评课记录:汇龙小学2012学年下学期教师研讨课汇龙小学教师研讨课课前说课表一、教学设计思路说明: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新课内容紧紧围绕“团扇、折扇”进行,分类和区别、结构、装饰、特别是作用,讲解简单明了。二、说课1、教材所处的位置、作用及教材特点分析。1、扇子用来引风纳凉,是平凡的东西;但是扇子也是我国的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瑰宝。2、本课以扇子为创作对象,一方面是为了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回忆,另一方面是为了了解扇子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并知道扇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3、本课分三部分:欣赏扇面书画、学习设计制作方法、学习分享扇艺作品。4、教材中展示了不同种类的扇子,从外形上看有圆扇(团扇)、折扇(便扇),从扇面装饰上又分为工笔与写意等。有部分图片可以作为比较欣赏的例子。从扇面装饰而了解装饰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寄寓着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是精神寄托。5、教材中还提供了“观察•发现”栏目,让学生探究,培养探究精神。6、还有学生作品欣赏,有团扇和折扇。从折扇角度来说,引导学生感受它的实用性,更重要是引导学生感受折叠时呈现的秩序美感,而且携带方便;从团扇角度来说,主要激发学生构思扇面装饰的美。2、教学对象分析。三年级学生形象与抽象思维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对生活有一定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在前半学期的美术学习中,他们较多地学习有关生活的美术课程,能够理解生活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懂得如何用简单的艺术形式表现生活,例如剪纸课程。在当今城市中,扇子逐渐在家庭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风扇空调,学生对扇子的了解比较少,特别对扇子的历史文化不甚了解,所以教这课上起来比较难。教室应该有电扇等乘凉的电器,教师可以从节约能源角度出发,利用它作为导入点。正好是在夏天上这课,天气炎热,我们需要凉风,扇子就是一种选择,特别是自己制作的扇子,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气候也成为我的教学切入点。3、知识重、难点分析。4、本节课的亮点分析。汇龙小学2012学年下学期教师研讨课小学美术科第6册《夏日的凉风》教学设计设计者:汇龙小学邓素馨执教者:汇龙小学邓素馨2013年6月4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扇子文化,体会扇子的实用性和艺术性。(2)能运用纸材料,设计制作一把画面具有装饰美的扇子。2、过程与方法:(1)在参与比较发现中,感受扇子的形状和美感,启发创作思路。(2)在欣赏评述中,发现扇子的基本结构,体会装饰扇子的审美情趣。(3)在设计创作活动中,能妙用纸材料,创意制作扇子。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俗民间艺术的热爱。(2)能与同学合作交流、互相帮助。(3)体验扇面文化和创作扇子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做一把美观又实用的扇子,体验做扇子的乐趣。教学难点:扇子的外形创新设计与扇面的装饰。课前准备:1.学生:卡纸、筷子、双面胶、胶水、色笔等绘画工具。2.教师:收集古今中外扇子的图片,优秀学生作品,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最近天气很热,你们每天都会开空调、开风扇,对吧?想问一下同学们,能否自己制作些纳凉的工具?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扇子,把夏日的凉风带来我们课室。板书课题:“夏日的凉风二、课堂发展:1、“谁知道扇子的来历?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扇子的历史。最早的扇子是殷商时代用雉尾制作的一种长炳扇,但在当时并不是用来招风纳凉的,而是仪仗用的饰物。2、这是现在的民间艺人做的扇子。(课件)3、介绍扇子的种类。出示自己带来的扇子欣赏(扇一扇)。师生共同分析,边讲边板书扇子种类。“说一说图中扇子的名称?”绢扇、麦秆编扇、羽扇、4.分析扇子的外形结构。(1)“说一说你见过什么样儿的扇子?”师生共同分析扇子的外形。(2)欣赏课本图片。讲解扇子结构:扇面、扇柄、扇坠。板书(设计意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兴趣。1、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2、通过欣赏各种材料、形状、图案的扇子,感受扇子的美,创设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的特征和美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