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学期物理周考(四)班级姓名小组得分一、填空题(共12个空,每空2分,共24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位移公式:平均速度公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推论(1)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等于一个恒量,即(2)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3)某段位移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v中与这段位移初、末速度v0和vt关系:注意: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总有Vt/2Vx/2(填>、<或=)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些特殊比例式(从t=0开始),设T为时间单位,则有: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②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sⅠ∶sⅡ∶sⅢ∶…sn=③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s1∶s2∶s3∶…sn=④通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t1∶t2∶t3…tn=二、选择题(4-8题为单选,9-10题为多选,每题6分,共42分)4、一个质点作变速直线运动,以v1=1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前1/3路程,以v2=3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2/3的路程,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A.20m/sB.40m/sC.23.3m/sD.18m/s5、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司机突然急刹车,急刹车产生的加速度大小是8.0m/s2,求:刹车3s汽车发生的位移和静止前2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分别是()A.25m16mB.24m16mC.25m20mD.24m20m6、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7、下列所给的图像中不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8、.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取其倾角,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位移的大小可能是()A.3mB.6mC.7mD.9m10、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用逻辑推理否定了亚里土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B.提出“自由落体运动是—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C.通过斜面上物体的匀加速运动外推出斜面倾角为90°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无关.D.总体的思想方法是: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说——逻辑推理——实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三、实验题(每空5分,共15分)11、某同学让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6条纸带,如图所示为其中一条,在纸带上取6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其中1、2、3点相邻,4、5、6点相邻,在3点和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s1是l、3两点的距离,s3是4、6两点的距离,s2是2、5两点的距离.①测sl、s2、s3后,点2速度的表达式v2=_____②该同学测得的数据是s1=4.0cm,s2=20.0cm,s3=8.8cm,根据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③测量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真实值的原因是______.四、计算题(11题9分、12题10分,共19分)12、甲、乙两车相距16.5m且甲在前乙在后,它们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乙以3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乙车何时能赶上甲车?(2)甲、乙两车何时相距最远,最远距离多大?13、一条铁链长5m,铁链上端悬挂在某一点,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铁链经过悬点正下方25m处某一点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取g=10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