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模板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教学形式自主合作教师蔚丽丽单位宜城市南营中学课题名称教学反思反思要点:可从教学过程及效果、预设与生成,关键教学事件、优点与不足之处等方面进行分析看云识天气教学反思刚刚上完看运势天气这一课,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从中有了新的领会。先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意义。2、以列表分类的方式感知全文。3、品味精彩语段,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4、培养探究、合作的能力。【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自查工具书,积累识记本课的生字、生词。2、要充分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说明文有关知识。【内容导航】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阴晴风雨的变幻真的是无常难测吗?w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又是靠什么来识别天气变化的呢?(看云),的确,云就像天气的“招牌”,“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这些谚语,就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看云识天气的经验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它将告诉我们如何解读大自然的文字、天气的“招牌”――飘浮的云。【知识链接】说明文知识小解一、定义: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或事理的文章。二、说明文的特点: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识喻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三、说明文的分类1、以说明对象为标准可划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2、以表达方式为标准可划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四、说明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可以综合运用。五、说明的方法常见的有八种: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诗文)。分类别: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一类一类加以说明的方法。作用:这种分类说明不仅能够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说得更明白,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清楚。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作用: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与天气有关的一些谚语:1.“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2.“炮台云,雨淋淋”3.“江猪过河,大雨滂沱”4.“棉花云,雨快临”5.天低有雨,天高旱6.日落乌云起,半夜听雨声7.今晚日落乌云洞,明朝晒得背皮痛8.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9.有雨四方亮,无雨顶上光10.云往西、披衰衣,云往南、雨绵绵11.早风雨,夜风晴12.春南夏北,磨墨无水13.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14.雨打五更日晒15.一点雨一盏灯,落到明朝也不停16.南风吹清明,田禾大有成17.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菜园里少欢喜18.大寒不寒,人马不安19.东闪太阳红,西闪雨重重,北闪当雨射,南闪闪三夜【自主学习】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峰峦()一霎()间一刹()那点缀()绫()纱弥漫()晕()头转向月晕()崩()塌()2.解释下列词语峰峦:一霎间:崩塌:预兆:轻盈:弥漫:征兆:变化无常:点缀:朦胧:绫纱:千姿百态:3.用默读的方式阅读课文,阅读过程中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不回视,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并做到整体感知课文。用一句话概括云和天气的关系。(用课文原语回答)1、初读课文,理清思路2、第二自然段与上下文有何关系?第二部分可以分为几层?3、文中哪句话阐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即找出全文中心句?如何理解这句话?4、自读3--6自然段,试试:用方框“□”框出依次介绍的那些云和光彩的名称(即对云和光彩的分类),用波浪线"﹏﹏"画出云和光彩的形态特征及位置(对它们进行描写的语言材料),用横线"__"画出云和光彩的天气征兆。并完成下列表格。晴天云简表云名云的形态变化高度厚度天气征兆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云名变化过程形状位置天气征兆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云的光彩简表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色彩天气征兆晕华虹霞5、品析语言:(1)、“云就像天气的‘招牌’”一句中,把“云”比喻成“招牌”有什么作用?(2)、课文第2段中的“往往”“常常”能否去掉?为什么?(3)、第3段写各种云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什么作用?(4)、课文第4~5段如何生动形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