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野外活动及游乐安全知识(一)登山安全旅游途中,登峰凌顶,或观日出,或赏夕阳,或眺望茫茫云海,或目睹巍巍群山,尽情地享受自然美,这是许多人的追求。但是,攀山越岭应注意安全,特别是攀登没有去过的山峰,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防止意外事故发生。通常要懂得以下几方面的安全知识。(1)要合理携带行装用具,最好带上拐杖、绳子和手电筒。(2)天黑以前,一定要到达预定目的地,以免夜间露宿,造成诸多不便。(3)登山要根据各人的体质,量力而行,结伴而行。(4)雨天、雾天时不要冒失走险路,以免因浮土、活动石头、路滑:视线不清而失足滑跌。(5)雷雨时要防雷击,不要攀登高峰,不要手扶铁索,不要在树下避雨。(6)不要穿塑料底鞋或高跟鞋登山。(7)登山时可少穿一点衣服,如停下来,特别是汗流浃背时要披上暖和的衣服,防止受凉感冒。(8)要注意山林防火,人山不带火,走路不吸烟,更不能在山林野炊,严格遵守山林防火规定。(9)要防毒虫(蛇)咬及野兽袭击。登山在树林中穿行,要注意穿好鞋袜,扎好裤脚,上衣的领口、袖口和衣服要适当扎紧,防止毒虫的侵害(如松毛虫、有毒蜘蛛等小动物的侵袭)。最好手拿一根木(竹)棍,既可“打草惊蛇”防蛇咬,也可当拐杖或防护工具使用。(10)在深山、树林中行走,要注意防止迷路,特别是在阴雨或大雾天气。因此,事先最好找个向导同行,不要单独行动,不要到深山密林里去。为防止迷路,可每隔几步,在同一个方向上做些不易消失而又明显的记号,以便返回时识别。另外,还可利用下面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识别方向:看树冠,树冠大、枝叶茂盛的一侧是南方;看树干,树干阴湿多苔藓、树皮粗糙的一侧是北方;看蚁窝边积土,土多的一侧是北方。(二)游泳安全水是人们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的,但水也有危害。水对人造成的意外伤害多为失脚落水溺死。如独行在塘边、溪边、井边而失足落水;如学生由于没有组织或没有教师带领去游泳而造成溺水事故。因此,我们要了解如下游泳的安全知识。(1)游泳须集体进行集体进行游泳,其重要作用有三方面。其一,可大胆地进行游泳,可消除胆怯和怕水心理。其二,相互保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一旦出现生理不适和身体不协调,或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出现抽筋、呛水,甚至沉没等情况,如无人抢救或帮助就会发生危险。其三,相互鼓励,当出现不能游到彼岸而下沉等异常现象时,可获得朋友、教师、等人的搭救。(2)游泳时禁止打闹游泳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项目,但游泳又是一项危险的运动。因为每年都有游泳者被淹死的事情发生,而且被淹的大都是会游泳者,其主要原因除疲劳、情绪不佳外,在中小学生集体(自发)游泳时主要是打闹造成的。因此,人在游泳时千万不能打闹,养成文明运动,遵守纪律的美德。(3)游泳跳水时要注意水的深浅无论是在游泳池或在野外池塘跳水,都应事先探测或了解水域的深浅。一般游泳池与跳水池的深度有很大的差别。供比赛的游泳池水深一般2米左右,而普通游乐场所的游泳池,通常是从几十公分逐渐加深,至深水池(深水区)可达3—5米。当你学会游泳后,只能在深水区练习潜泳或训练跳水发生动作。跳水入水时要双臂向前伸,以避免头部直接与池岸或池底碰撞或擦伤,入水后要向前上方漂起。在江河湖海游泳更要探测好水域的深度和暗礁情况,不要轻易跳水,要选择合适的人水方式。如果从高处入水,易于发生头部受伤,或发生双手骨折、身体擦伤或腿部骨折等伤害事故。所以,无论是游泳或是跳水都要注意水的深浅,跳入水中应立即采取保护动作,以防止跳水冲力可能引起的伤害。(三)滑冰安全冬天溜冰滑雪,对于北方或青藏高原的青少年是一项普遍喜爱的体育运动。但由于在初冬时节,气温还不够低或因江河湖泊水流、水温分布不均匀,或因地质结构以及工业热源的位置、废水、污水排放等多种原因影响时,结冰时间的长短、冰层的厚度以及面积有很大的差别。同时,溜冰时,要分析冰情。有的青少年喜欢在刚结冰的河边或湖畔玩耍,或在有冰又有水的边界上行走,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刚形成的冰层或水边的冰层薄如玻璃,这时还不能承受人体的重量。在这种条件下就不能到江心、河心、湖泊中央部位去玩耍,以免薄冰破裂而掉入江河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