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学案编制杨永钢冒捷2013年12月听听那冷雨【学习目标】1、理解冷雨的深刻含义,了解观察冷雨的方式,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2、理清本文纵横交错的行文结构。【资料链接】1,余光中,福建永春人,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作品高产,风格多变,近年在大陆各地出版的诗选、散文选、评论选、翻译等书籍近20种。他的《乡愁》一诗传遍华人世界,他的与《乡愁四韵》《民歌》等,亦颇流行。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亦屡入选集,并收进两岸的教科书中。2,2003年度散文家颁奖词余光中的散文雍容华贵。他的写作接续了散文的古老传统,也汲取了诸多现代元素。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头脑与心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独特的散文路径。他渊博的学识,总是掩饰不了天真性情的流露,他雄健的笔触,发现的常常是生命和智慧的秘密。他崇尚散文的自然、随意,注重散文的容量与弹性,他探索散文变革的丰富可能性,同时也追求汉语自身的精致、准确与神韵。他在二○○三年度出版的散文集《左手的掌纹》,虽然只是他散文篇章中的一小部分,但已充分展示出他的散文个性。他从容的气度、深厚的学养,作为散文的坚实根基,在他晚年的写作中更是成了质朴的真理。再联想起他那著名的文化乡愁,中国想象,在他身上,我们俨然看到了一个文化大家的风范和气象。3,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预习反馈】1.正字音料峭(qiào)裙裾(jū)滂沱(tuó)黔(qián)首忐(tǎn)忑蜗(wō)牛孺(rǔ)慕咀嚼(jué)羯(jié)鼓滂沛(pèi)弥(mí)漫仓颉(jié)薄荷(bò)薄饼(báo)妄自菲薄(bó)遣散(qiǎn)鸟声啁啾(zhōujiū)蓊郁(wěng)树香沁鼻(qìn)窥见(kuī)2.辨字形濑(lài)寒濑黏(nián)黏度獭(tǎ)水獭粘(nián)粘液籁(lài)天籁粘(zhān)粘贴舐(shì)舐犊情深劲(jìn)干劲舔(tiǎn)舔盘子劲(jìng)强劲1南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学案编制杨永钢冒捷2013年12月3.辨析词语(选择词语填空)(1)在凄迷的月色中,他神情凄凉,当凄清的琴声响起时,他流下了凄楚的泪。(凄迷/凄凉/凄清/凄楚)(2)在这些年中,我耳闻目睹了许多让我心酸的事,渐渐地多愁善感起来。(耳闻目睹、耳濡目染)(3)小张的父亲是著名的画家,长期地耳濡目染,小张也能画一手好画。(耳闻目睹、耳濡目染)(4)科学家要敢于异想天开,不能因循守旧。(异想天开、想入非非)(5)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反映了埃及人丰富的想像力。(异想天开、想入非非)(6)他这人性急,办事也很干脆。(干脆、索性)(7)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跟他拼了,看他能怎样。(干脆、索性)4.名句名段(1)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2)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3)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研习文本】1、课文哪些小节是描写听雨的?作者都在哪些地方听雨?明确:5——10是听雨蒋捷的词里面听(5节)在王禹偁的竹楼听(6节)在大陆的屋瓦下听(7节)在日式的古屋里听(9-10节)2、作者借听雨表达了什么感情?明确:思乡之愁3、找出文中的依据,蕴涵这种乡思乡愁感情的句子。明确:第5节——“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第6节——“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第10节——“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4、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