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年级(上)古诗词赏析一、★《次北固山下》(P21)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下面诗句中用到“雁”的意象,表达情感与本诗不同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B.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C.白首思归归不得,空山闻雁雁声哀——郎士元《空山闻雁雁声哀》D.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二、★《赤壁》(P23)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事,诗中以“东风”比喻“”。2.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之情。3.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111)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一个是。2.完成下列题目。①“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代②“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③分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粗词语的表达效果。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P140)1.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以下题目。【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乙】城东早春(唐)杨巨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注释】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这里代指长安。1.两首都是写春景的诗,在写景上有什么共同点?2.两首写景的诗都蕴含着哲理,请你结合相关语句说说有何不同。袁灶初中九年级语文备课组2014春初三语文学案作业·第1页(共6页)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210)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2.“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诗人撷取“杨花落尽”“子规哀啼”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季节,又采用了手法,抒发了的情感。3.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4.阅读李白的两首诗,完成后面两小题。【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杨花”与”烟花”都与杨柳有关,“杨花”能唤起读者对王昌龄的联想;“烟花”能表现扬州阳春三月的情景。(2)甲诗结尾两句大胆想像,乙诗结尾两句借景抒情。请任选其一具体解说。(以下内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认真背诵)六、《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P24)1.“唱黄鸡”的本意是黄鸡报晓,诗中是指:时间,时光流逝。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3.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句意:谁说人生只会变老,不能再变得年轻?你看门前的溪水不是也能向西奔流吗!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哲理:人可以青春长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情感: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胸襟。七、《十五夜望月》(P109)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庭院中被月光照得发白的地面,栖息在树上的鸦雀、冷露、桂花等景物,渲染了中秋望月环境的凄清、孤寂,加重了思乡怀人的气氛,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意长的意境。2.《全唐诗》录此诗,“不知秋思落谁家”之“落”字作“在”,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我认为“落”字好。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了。八、《西江月》(P142)1.词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