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民族融合》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原创)东汉末年以后,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北方多个政权分立,其中有二个少数民族政权曾统一过黄河流域,这二个政权是()①曹魏②北魏③前秦④西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正确答案是B。课标要求为知道从秦代到清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本题考查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掌握,属于识记理解的层次。东晋中期,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基本统一黄河流域。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再次统一黄河流域。2.(改编)概括归纳特点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概括最准确的是()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B.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C.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解析】正确答案是C。课标要求为知道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和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的事例。本题考查对历史时期的特点把握,属于识记理解的层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多个政权并立,由于少数民族的内迁,形成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3.(原创)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关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①汉族改变席地而坐习俗②胡人汉服③昭君出塞④蒙恬北击匈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正确答案是D。课题要求为讲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交融的事例,属于识记理解的层次。本题的时间为南北朝时期,条件是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关系。①②选项符合这两个条件,而③的时间不对,是东汉时期;④时间不对,是秦朝,同时是冲突不符合友好关系的条件。选出不正确的③④,正确答案为选D。4.(原创)下列事件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A.大禹治水B.秦始皇统一六国C.楚汉争霸D.北魏孝文帝改革【解析】正确答案是D。课标要求为知道古代文化领域的成就。本题考查《史记》的记载内容的时间起止,所以学生要知道每个选项的时间,属于识记理解的层次。《史记》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近三千年的历史,ABC选项皆发生在汉武帝之前,只有D发生在之后的南北朝时期,符合题目要求。5.(改编2014年中考湖南省衡阳市历史试题)《魏书》记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而“正音”既是汉语。那“北语”是()A.匈奴语B.汉语C.鲜卑语D.胡语【解析】正确答案是C。课题要求为讲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交融的事例。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属于识记理解的层次。根据材料“《魏书》”、“孝文帝”的关键词,推断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而建立北魏政权的是鲜卑族,所以选出正确答案C。6.(原创)自孝文帝后,北魏皇帝死后的溢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与下列内容有关的是()A.北魏迁都洛阳B.北魏改用汉姓C.北魏改穿汉服D.北魏学习汉族礼法【解析】正确答案是D。课题要求为讲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交融的事例。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属于识记理解的层次。先根据材料中关键词“孝文帝”、“北魏”,推断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再选出跟题意“孝”相符的选项。7.(2013·重庆)学者晁福林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融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②将都城迁往咸阳③鲜卑贵族必须说汉话④鼓励鲜卑人穿汉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④【解析】正确答案是D。课题要求为讲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交融的事例。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属于识记理解的层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迁都后,孝文帝进一步实行改革。他下令改革鲜卑旧俗,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规定官员和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改鲜卑族的姓氏为汉族姓氏,把皇族姓氏由拓跋改为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②知识性错误,③扩大范围,太过绝对,由此可以排除②③。8.(2014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