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奇妙的螺旋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递归调用思想”,学会在控制递归调用,运用递归调用画螺旋图。过程与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看图寻找规律,从而了解递归调用,在不断的分析与实践之中学会控制递归调用,最后能够运用递归调用来画出螺旋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重难点:1、“递归调用”语言思想。2、了解命令的使用(IF……Then)及运用递归调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螺旋三角形和螺旋正方形及正多边形的图形)同学们,这些都是小海龟画出来的,他们可真神奇啊,你们也想像小海龟一样画出这些图形吗?(生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海龟是如何画出这些奇妙的螺旋图的(板书:奇妙的螺旋图)二、新知传授,实践探究1、了解“递归调用”任务一:看图形,找规律请同学们看屏幕,看看这张小海龟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它有什么规律没有(运用广播教学软件,写一组命令,小海龟的运行过程)[反复的运行程序]说说看,通过你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小海龟每画完一条多边形的边就会增加他的边长,所以画的图形越来越大,成为了螺旋图。如何用命令来实现呢?Fd20rt120Fd30rt120Fd40rt120Fd50rt120Fd60rt120……………可不可以用重复命令呢?生:不行,因为小海龟的步长在变。师:同学们,我们在数学中有未知数X,它是一个变量,在我们Logo语言中也可以设置一个变量,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参数。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海龟画三角形螺旋图用的积木。tolxsjx:a[定义过程lxsjx与变量A,A是指三角形的边长]fd:art120[画三角形的一条边,并转角120度]wait3[等待3秒]lxsjx:a+10[三角形的边长增加10]end[过程lxsjx定义成功]注意:第四条命令调用了lxsjx这个过程。过程本身是可以进行自我调用的,这种过程的自我调用就叫做“递归调用”。而“递归调用”的命令出现在程序段最后(END命令上面一行)一般称为“尾递归”。在命令行中输入:lxsjx后,小海龟就会自动执行命令。(出示课件,出现程序流程图)任务二:画出螺旋三角形2、实践体验,了解小海龟画图思路输入螺旋三角形的命令,调用看看,是否画出了螺旋三角形?[学生输入命令操作,师巡视辅导]生提出问题:怎么样才能让小海龟停止画呢?小海龟重复不断的对过程进行“递归调用”,就会不断地重复下去,要想停止,按CTRL+G键。3、新知讲解,实践体验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接下来我们认识一个“条件命令”:IF(条件表达式)THEN(命令)(出示课件)条件命令:tolxsjx:a[定义过程lxsjx与变量A,A是指三角形的边长]IF:a>150thenstop[如果边长大于150,则停止]fd:art120[否则:画三角形的一条边,并转角120度]wait3[等待3秒]lxsjx:a+10[三角形的边长增加10]end(出示程序流程图)在电脑中输入这组命令试试看,小海龟听话不?任务三:运用条件命令,画出螺旋三角形[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辅导]4、实践拓展任务四:P37页三种螺旋图的积木思考:转角的度数是依据什么?[学生实践操作]转角的度数三、反馈交流各组交流P37页螺旋图的积木画法。]转角的度数是依据图形的边形及内角来决定的。四、我们的收获完成P38页的自我评价活动教后反思:奇妙的螺旋图形一课是整个五年级logo程序设计模板中编程最复杂,形状最奇特,可操作性最强的一个知识点课,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知道要开始学习螺旋图形,会非常兴奋开心,愿意主动的去学去做,但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学习logo兴趣点本身就不够浓,再加上螺旋图形看上去就是非常复杂的图形,更加让学生有一种一开始就想放弃的想法,所以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着重在学生的兴趣点、难易的阶梯变化、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三方面,意在让全体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思。接下来我就分三方面的教案设计侧重点来反思这节课的授课过程。1、提高学生兴趣点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翱翔开课之前,让学生观看螺旋多边形的运行,并进行操作鼓动,2、难易的阶梯变化让每一个孩子都学有所思螺旋图形的基础指令一共有5条,其中第一条TO命令和最后一条END命令,是学生上学期搭积木操作一课已经接触很多,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