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道县教师进修学校胡俊摘要:观看辽宁卫视新闻《艺术教育不应缺失》后,感受颇深。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农村中小音乐教育十分薄弱。其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落后,音乐师资严重缺乏,教育设备简陋,学生的音乐基础差等方面。这种种不利因素严重影响音乐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地开展,制约着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就农村音乐教育改革的现状,如何采取有效策略,推进音乐课程改革扬长避短,积极开展音乐教学工作,针对农村音乐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分析。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音乐改革观看辽宁卫视新闻《艺术教育不应缺失》后,感受颇深。新闻里中所说:艺术教育课程为什么开展都不理想,城乡区别大,城市开展比例为95%,农村开展为70%,比例不均衡,艺术课程让位文化课等等问题。现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际经历谈谈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作为一名教师进修学校的音乐老师,我深刻的认识到农村中小音乐教育十分薄弱。其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落后,音乐师资严重缺乏,教育设备简陋,学生的音乐基础差等方面。这种种不利因素严重影响音乐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地开展,制约着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非常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在教育经费、教学装备、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投入很大,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我县(道县)农村合格学校建设,为农村音乐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农村音乐教育仍然远远跟不上城市音乐教育发展的步伐,农村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就针对农村音乐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分析如下:一、农村音乐教育改革的现状1、落后的教育观念现在一些农村学校,由于受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评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将提高升学率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艺术教育自然得不到重视。很多农村学校都存在音乐课被语文、数学课挤占的现象。许多农村家长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分数,将升学看成是孩子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在一些农村学生的眼里,音乐课是可有可无的“副”课,这些落后的教育观念所导致很多农村音乐教师不得不面对和接受的现实,大大降低了音乐教师开展音乐活动的热情,打击了音乐教师的信心。2、薄弱的师资力量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而教师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性质和成败。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必须懂得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育理论、外语、计算机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敬业精神。然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大多数是非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理论知识欠缺,专业技能不高,而且多数是身兼多学科教学的兼职教师。:3、简陋的教学设备,学生音乐基础差。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缺少音乐教学所需的设备。有些农村学校连风琴、电子琴、教学磁带都没有配置,手上只有一本教材。长期以来,由于音乐教学环境的落后,导致了农村学生音乐基础普遍较差。有些学生甚至从来没有上过真正的音乐课,他们对音乐课的认识简单而肤浅。二、采取有效策略,推进音乐课程改革1、改变落后的教育理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重视音乐教育要改变人们落后的教育理念、走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困境,首先就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次,要重视音乐教育。长期的实践证明: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是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中小学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是农村中小学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如今,音乐学科纳入高考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我们就更应该自上而下地大力宣传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彻底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尤其是广大的农村音乐教师,不仅要清楚地认识到音乐课所具备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以及文化传承价值,还要认识到音乐教师是美的传递者,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并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2、音乐教师应加强学习与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们音乐教师必须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