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建筑法规》课程作业指导书姓名:朱明朕学号:090607103成绩:武汉工业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2011年12月8日课程作业成果—————————————3一、国内城市防水防涝概况————————————3二、国外城市防水防涝(巴黎)———————————4三、总结—————————————5课程作业任务书—————————————7课程作业进度计划—————————————7课程作业实施途径和措施———————————7课程作业总结—————————————7作业任务完成情况—————————————7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取得成果—————————7课程作业心得—————————————82中外城市防水防涝比较研究一、国内城市防水防涝概况1、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雨季的到来,让我国不少城市陷入“水城”的窘境。今年6月9日至24日,武汉市遭遇5场特大暴雨袭击,中心城区交通几近瘫痪,严重影响市民出行。进入雨季以来,广州、深圳、重庆、杭州、南京、南昌等城市,轮番上演暴雨淹城的景象,“东方威尼斯”的称号在中国多地开花。在中国,也并非所有城市的排水工程都这么脆弱。公开资料显示,有两个城市的排水系统备受赞许。一个是江西省赣州市,一个是山东省青岛市。2010年6月,当广州、南宁、南昌等城市在暴雨的冲刷下相继变身“水城”时,江西省赣州市尽管也遭遇了近百毫米的降水,但整个市区甚至没有一辆车被水淹。在赣州市,以宋代福寿沟为代表的城市排水系统至今依然发挥作用。在青岛市,100多年前德国人规划设计了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让青岛远离内涝的隐患。不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随着这两个城市的发展,原有排水系统覆盖的老城区远离内涝威胁,但新城区却在暴雨来袭时束手无策。面对暴雨,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在严防内涝,然而,效果始终平平。从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最低排水标准来看,基本上是一年一遇。而所谓一年一遇,是指每个小时可以排36毫米的雨量。面对暴雨,这样的标准显然过低。而一些国外的大型城市,城市排水标准普遍比国内高。比如纽约是“10至15年一遇”,东京是“5至10年一遇”,巴黎是“5年一遇”。在东京,用于排水的地下河深达60米。100多年前,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如今,要花费多少时间和金钱,我们的城市才能摆脱内涝的阴影?2、地下排水系统:难盈利缺投资城市地下建设与地上建设是同等重要的事。某种意义上,甚至是更重要。但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这一关系却被颠倒了过来。在城市规划上,地上建设与地下建设怎么能够相互匹配与适应,城市内部与外部如何协调,有很多具体细致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但这些年,我国城市发展思路有不小的偏差,各地都更看重地上建设,可以直接带来城市外表的提升,对地下建设重视不够。城市地下系统建设是公益性质的,不像地上的房地产开发可以盈利,很难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地下建设完全需要政府投入,但各地投入都不够。不仅如此,各个城市的地面都被大面积硬化,导致城市地面的渗水能力越来越差,结果就是一下雨就内涝。我国城市普遍存在排水系统建设滞后问题,城市在迅速地大规模发展,但却没有能够与之相适应的排水系统。“在国内,排水管沟直径超过3米的几乎没有。而在一些国家,排水管沟可以跑汽车。”地下系统的建设看不到形象,对城市外观的改变没有贡献,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的观念造成了现在的结果,各个城市都在建设高楼大厦,但地下系统建设却裹足不前。尽管城市地下系统建设的滞后造成了城市内涝,但也不能完全归罪于地下系统建设的滞后,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城市规划。二、国外城市防水防涝(巴黎)这里我通过我所找到的资料,决定选择巴黎与国内的城市进行对比,看看外国的防涝系统是如何建造的:1、好一座“地下大水库”巴黎是一座海拔较低的城市,呈盆地地形,年平均降雨量642毫米,却很少发生下雨积水引发的城市内涝灾害。由于巴黎建有规模庞大、完善发达的城市下水道排水系统,重视自然灾害预防和应急管理,设立风险预警系统,有效降低了洪涝灾害的威胁。早在1852年,巴黎的城市排水系统就被纳入建设规划之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