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网定义接地体又称接地极,是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接地网络将多个接地体用接地干线连接成网络,具有接地可靠,接地电阻小的特点,适合大量电气设备接地的需要,多用于配电所,大型车间等场所接地环路工作区域内由接地体构成环路环路式接地极的电位分布是很均匀的。人体的接触电压Ut和跨步电压Uk是比较小的。但是接地极外部的电位分布仍不均匀,其跨步电压仍是很高的。安装标准一、电气装置的下列部分均应接地:1、变压器、油开关、35PT(电压互感器)、35CT(电流互感器)、所有变压器、底座和外壳2、控制保护用二次线等及外壳等可靠接地3、控制设备的金属外壳4、避雷针二、电气装置的下列部分可不接地:1、安装在配电屏、控制盘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它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的金属底座等。2、安装在已接地金属构架上的设备,如穿墙套管等。三、接地线应作其他用途。四、接地装置宜采用钢材,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但应不小于下表规格。种类规格及单位地上地下室内室外交流电流回路直流电流回路圆钢直径(mm)681012扁钢载面(mm2)厚度(mm)603100410041006角钢厚度(mm)钢管管壁厚度(mm)22.52.52.543.564.5不得利用蛇皮管管近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以及电网金属护层作接地线。接地体顶面埋没深度不应小于0.6米,耕地深度不小于0.8m,岩石地区埋深不小于0.4m。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的引出线应作防腐处理;使用镀锌扁钢时,引出线的螺接部分应补刷防腐漆。为减少相邻接地体的屏蔽作用,重封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根据设计规定,不宜小于5米。接地体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1.5m。五、接地线应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时应通过明孔,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六、接地干线至少应在不同的两点与接地网相连接。七、电气装置的每个接地部分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部分。八、敷设完接地体的土沟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建筑材料或垃圾等。九、明敷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便于检查;(二)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三)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一般为1-1.5米,垂直部分为1.5-2米,转弯部分为0.5米。(四)接地线应按水平或垂直敷设,但亦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在直线段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等情况。(五)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时,应加设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十、明敷的接地线表面应涂黄漆。如因建筑物的设计要求,需涂其他颜色,则应在连接处及分支处涂以各宽为15毫米的两条黄带,其间距为150毫米。中性点接于接地网的明设接地导线,应涂以黄色带绿色条纹。十一、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内的入口处,一般应标以黑色记号。在检修用临时接地点处,应刷白色底漆后标以黑色记号。十二、在进行检修工作时,需临时接地的地方(如配电间隔、母线分段处、引出线室等)均应引入接地干线,并设有专供连接临时接地线使用的接地板和螺栓。十三、避雷器应用最短接地线与变电所的主电网连接。十四、接地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至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用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螺栓连接的接触面应按要求,作表面处理。十五、接地线(体)的连接应采用搭接焊,其焊接长度必须为:(一)扁钢宽度的2倍(且至少三个棱边焊接);(二)圆钢直径的6倍;(三)扁、圆钢(或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十六、变电站接地包含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1)工作接地即为:电力系统电器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2)保护接地即为: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3)雷电保护接地即为:为雷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