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他人是一个人需要拥有的最基本素质。一个冷漠自私的人没有人愿意跟他交朋友,他也无法获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更无法为这个社会分担些什么。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常常一对小夫妻外加4位老人,都对孩子宠爱有加,渐渐地,我们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任性、自私,不懂得关心体谅他人。现在不少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只知道接受爱,不知道爱别人。一、不关心他人的表现及危害(一)不体谅长辈的艰辛有妈妈说,她带6岁的儿子去超市买东西,回来时两只手都拎着菜、主食、水果,身高已经快一米二的儿子两手空空不说,还要叫妈妈抱。这孩子看着妈妈累的样子不但不关心,还叫妈妈抱。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能孝顺父母吗?这样的孩子对自己父母的付出熟视无睹,那么对于别人的付出他能难感受到吗?现在的孩子被爱层层包围,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家庭,饭熟了孩子盛的是第一碗,菜上桌了孩子夹的是第一筷。有好吃的给孩子吃。孩子放学了,书包背在爷爷奶奶身上,在公交车上,爷爷奶奶背着书包站着,孩子坐在座位上吃着东西。家里有好吃的东西,孩子很少请长辈先吃。有的孩子父母伤病、他不闻不问,父母忧愁、他不管不顾;父母吵架、他不拉不劝,父母辛劳、他不体不谅。长辈生病,孩子很少主动问候、照顾;孩子很少帮助长辈干家务活。孩子被爱包围的透不过气来,但又普遍感情麻木,甚至对父母、亲人感情冷漠,更谈不上有感恩之心了。现在很多孩子不知道家长的生日,只知道自己的生日,却能记住同学、哥们的、朋友的生日,能为家长祝贺生日的更少,别人生日搞的热火朝天,这个月张三、下个月李四,就是忽视父母的生日!(二)与父母交流渠道不畅家长与孩子之间,本应该有非常亲密的感情,可是生活中却听到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对他们很冷淡,不愿意多交流,有时在某件事上意见不统一,甚至攻击家长,还大喊大叫来应对父母。孩子开口就要钱。稍稍教育两句,就粗语顶撞,掏钱掏慢了一点,就吼声如雷。有的孩子对人冷漠无情、自私自利、对家庭、对社会缺乏责任感,明显存在人格缺陷。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感恩,他就是个情感缺失的人,也是个人格不健全的人,长大也会不孝顺。由于这样的孩子没有亲密的小朋友,将来即使遇上了烦恼也没有可以诉说和商量的人,稍遇困难便遭挫折。并且,不与小朋友玩耍交友,能力没有得到培养的孩子,到了中学或者大学以后便失去了学习热情,这种可悲的例子现在有增无减。二、不关心他人的原因分析孩子为什么不关心他人呢?(一)重智育轻德育现在有的父母热衷于孩子的早期教育、技艺训练、智能强化等,把注意力仅仅集中于孩子智育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上。这样便制造出了一个又一个“高智能,低品行”的孩子。不少父母认为,只要孩子身体好,聪明就行,其他的都不重要了,其实这是教育的误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父母们轻视对孩子进行最重要的人格要素的培养,只把注意力集中于使其获取知识和适应能力上,最终便导致了这样的结果。父母们也许该自我反省一下了,要从家长身上找原因,做出调整!(二)过分溺爱娇纵不关心他人的孩子是谁造就的?是家长自己长期过分溺爱、娇纵的结果。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优越,同时,孩子又多是独生子女,一些父母、老人生怕孩子受委屈,对孩子一味迁就、溺爱,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的要求,甚至不惜牺牲家庭其他成员的利益。孩子只知享受和索取,忘却付出和奉献,长期下去,逐渐发展成极端自私的情感和行为。作为父母一心只想着孩子,为孩子做了很多,但是很少用心去感受对自己的关注,当孩子长大了,他已经习惯了被关注,接受和复制了这种模式,而父母与孩子的爱与关注应该是相互的。(三)隔辈离谱教养孩子为什么不会关心他人呢?根本原因还在家长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上。加之祖辈对孩子众星捧月的态度,把孩子推到了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助长了孩子的独占欲,强化了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在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家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全部围着孩子转,孩子的任何要求都必须满足,孩子学会了用哭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什么事情都顺着孩子,就会导致孩子在家长面前很任性。有这么一件事:一家人在吃鸡的时候,奶奶嫌鸡大腿的皮不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