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反思之一: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物理实验都能通过软件模拟进行,确实很理想化、方便、美观。然而一定要明确物理实验通过软件模拟进行,只能作为常规实验的补充。例如在《电流和电路》课上“怎样使小灯炮发光”的教学环节,使用课件完成。从灯泡的结构、与电源的连接、以及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课件做得非常漂亮,学生也非常活跃。但是这个教学内容完全可以在实验室让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实验来探究怎样使小灯炮发光的,动画课件只能用来分析和解释电子的流动形成电流这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内容。反思之二:要避免过度依赖信息技术,而忽视教学基本功的倾向。这一点对于成长于信息时代的青年教师尤为重要。教学设计是下载的、课件是现成的、演示实验是视频的、分组实验是数字的……教师自己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解说员”。这种做法背离了在物理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初衷。反思之三:信息技术容量大、节奏快,容易造成注重课堂高效率而忽略学生思维活动所必要的时间。看上去热热闹闹一节课,学生反映看不懂、记不住、无笔记、印象浅,教学效果必然不好。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发展演变;必须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必要的板书是沟通师生思维的桥梁,“高效”节省下来的时间应留给学生思考、认知。实践证明,能在物理教学中体现“思考过程”的教学活动才是最有效的。反思之四: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物理教师因其学科特色和自身素质理应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跟风时尚”、“装饰门面”的做法不可取。所谓“缺少信息技术就不是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也是没有教育科学依据的。把信息技术用到实处,用到揭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上,才是找准了“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