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第五十五中胡菊梅整理线索:三个阶段三种政治势力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1937--19381938·10—1945·41945·4--9日军的进攻占领的地区和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的片面抗战和四次大会战共产党的全面抗战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标志、政策的转变和军事行动分化、积极反共和消极抗日抗战和巩固统一战线最后反抗和投降抢夺胜利果实七大、最后的反攻关注细节:1、国民政府迁移的四个地区:广州武汉南京重庆2、中共中央迁移的四个地区: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3、抗战时期国内的四种区域: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游击区4、抗战时期国内存在的四种政权:5、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四篇文章:抗日民主政权国民政府汪伪国民政府伪满洲国《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井冈山的斗争》《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6、确立党的领导核心的四次会议: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六大8、中共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1942年整风运动1957年整风运动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9、日本制造的三次屠杀事件:旅顺大屠杀济南惨案南京大屠杀7、确定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会议:中共一大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重点比较:1、比较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比较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因打倒列强,除军阀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特点组成成分工、农、小资、民资形式党内合作政治纲领新三民主义政权军队统一目标反帝反封国际环境国际环境不利影响掀起了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结束的标志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其他爱国人士(成分更广泛)党外合作无各有各自的政权和军队集中体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得到英、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结束初步……正式……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相同点根本原因,目的,方式,战争形势不同点背景过程结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