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讲义)一、知识点睛1.透镜的四要素:、、、。2.凸透镜:(1)特点:,对光有作用。(2)凸透镜中间越厚,则焦距越,会聚能力越。(3)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过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过,使像成在视网膜方;需要用透镜来矫正。(4)远视眼的成因:晶状体过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过,使像成在视网膜方;需要用透镜来矫正。3.凹透镜:(1)特点,对光有作用。(2)凹透镜中间越薄,则焦距越,发散能力越。4.透镜作图的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传播方向;(2)通过透镜焦点的光线(或延长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3)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或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寻找透镜焦点的方法)5.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应用:(1)照相机、摄像机、电子眼、电子门铃的成像特点:、、。(2)幻灯机、投影仪的成像特点:、、。(3)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二、精讲精练【板块一】认识透镜1.在下图中,标出主光轴、焦点、焦距、光心。2.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做实验,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的光斑,则透镜的焦点是点,测得凸透镜的焦距约是cm,在处最容易引燃火柴。3.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4.农民在塑料棚中种蔬菜,雨过天晴后要将塑料棚上积水放掉,从光学角度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有时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为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现象第2题图第5题图6.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A.aB.b、dC.cD.a、b、c、d7.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是透镜,由此说明,能使透的光线会聚于一点的透镜(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凸透镜。8.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焦距越短,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越强C.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9.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B.通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C.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D.薄透镜就是凹透镜10.给你一个透镜,你怎样辨别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方法一:方法二:BA11.小亮用小气球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如图所示,图中甲表示正常眼睛的晶状体,在实验中测得其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丙的形状,并分别测量其焦距。(1)实验中,测得焦距大于10cm的是,模拟近视眼的是。(2)很多近视患者佩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若某镜片的中心厚度为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板块二】透镜作图12.完成下列凸透镜的光路图。图1图2图3图4图513.完成下列凹透镜的光路图。图1图2图3图4图514.如图,L1为入射光线,L2为出射光线,请在图中添加三个合理的光学器件。(注意所添加的光学器件位置正确)15.学习了透镜的有关知识后,为了把一束从左侧射入的较宽的平行光变为较窄的平行光,小王同学找来了三只薄透镜,其中凸透镜L1的焦距是5cm,凸透镜L2的焦距是3cm,凹透镜L3的焦距是2cm。小王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光路,能够达到目的是()A.B.C.D.【板块三】生活中的透镜16.测绘人员绘制地图,需要在直升飞机上从空中向地面照相,在航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