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西城区2012年高三二模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2.5本试卷共13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神舟九号飞船将于2012年6月至8月择机发射,与天宫一号飞行器进行载人对接,并首次搭载蝴蝶的卵和蛹升空,开展相关空间科学实验。据此回答第1题。1.相对于地面,太空生物实验A.利于昆虫卵蛹的孵化B.处于微重力的环境C.属于遥感技术的应用D.受太阳活动影响小图1为华北东部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3题。2.图中A.甲山脉是非季风区的东界B.乙地应发展化工和采矿业C.丙地农作物一年两至三熟D.丁聚落适宜商业网点布局3.图中河流A.位于中国内流区B.以降水补给为主C.①处沉积比对岸强D.②地流向自西向东图2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题。图124.图中序号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读图3,回答第5~7题。5.N资源的分布①低纬度地区缺失②范围有季节变化③主要在高纬和高山地区④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广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N资源A.属于一种非可再生资源B.随科技发展储量可增加C.被南美洲各国广泛利用D.可能因全球变暖而减少7.图中废物漂移方向A.受中纬西风带的影响B.沿北大西洋暖流流向C.改变国际海洋运输航道D.由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图4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某市城区面积和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第8、9题。图2图338.分别表示城区面积和冬季气温变化的曲线是A.①和④B.②和①C.③和②D.④和③9.该市位于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大兴安岭D.柴达木盆地图5为中国西南某区域不同地理要素图层。读图,回答第10、11题。10.该区域A.①地以落叶阔叶林为主B.②地适宜种植小麦C.高级住宅区集中在③地D.钢铁厂布局在④地11.据图推断A.居民点向东南方扩展B.森林面积扩大,酸雨危害减弱C.GIS可应用于道路规划D.湿地面积减少,地下水源增加12.《诗经·鲁颂》记载,周成王对周公说:“建尔元子(长子),俾(使)侯于鲁。大启(开辟)尔宇(疆土),为周室辅。”这直接反映了图54A.察举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13.“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这句话应出自A.秦始皇B.北魏孝文帝C.唐太宗D.康熙帝14.下列主张,出自王阳明的是A.克己复礼为仁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D.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15.明朝《天工开物》记载:“吴郡(今苏州)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总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这说明A.牛耕技术没有传播到苏州B.苏州地区经济发展落后C.牛耕的生产效率低于人力D.牛耕使用成本高影响其推广16.图1的名称应该是图1A.太平天国形势图B.辛亥革命形势图C.北伐战争形势图D.红军长征路线图17.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18.下列有关我国某地对人大代表候选人条件的规定,制订于1953年的是A.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民主法治观念强,密切联系群众B.思想进步,办社好;为人正派,做事公正C.在反对“四人帮”的斗争中表现较好,为群众所信任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懂业务、有作为、敢改革,带领群众勤劳致富19.表1为中美贸易的相关资料。关于资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中美对抗造成1972年以前两国没有贸易往来B.中美建交促成1975年中美贸易额的急速攀升5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欧盟强征航空业碳排放税是借环保之名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某国企图对钓鱼岛附属岛屿命名,是损害中国核心利益之举。C.中国大量引进美国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