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弘扬传统文化VIP免费

弘扬传统文化_第1页
1/1
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师德修养。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曾经的我对这句话感到十分的困惑,直到我进入学校,看到阳光下的一张张笑脸,看到其他老师忙碌的身影,我才渐渐体会到这光辉在哪里。我深深地知道,踏上了这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开始了向优秀教师,学者型教师进步的征途。那么,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师德。师德是教师的生命,是教师立业之根本,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综合。邓小平同志曾说:“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甘做蚕烛的奉献精神,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然而,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要想培养出优秀人才,并不是一件易事,我们必须有一支师德修养过硬的队伍。新时期师德的修养并不是空穴来风的,而是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诸多的道德规范、道德教育思想。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修养,新时期的师德修养应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另外,师德的修养有历史继承性,从古代的孔子、孟子,到现代的陶行知、蔡元培,历代先贤都对师德修养提出过深刻独到的见解。比如传统师德非常重视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为人表率的模范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创造者,还是道德示范者。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董仲舒则主张教师“治我要严,待人要宽”。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这样做,不仅体现了传统师德之美,而且说明教师只有成为“人之模范”,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应该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大力弘扬传统优秀的师德师风,牢固确立崇高的师德修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弘扬传统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