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学习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正数、负数及有理数的意义。知道零是一个特殊的数,能举出实例说明它的意义。2、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感受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3、全力以赴,阳光展示,展现最佳自己。教学设计:1、先对第一章的概念进行简单复习,然后指出数学中除了学习图形性质(即几何知识)以外还要数(数学两字反过来说即是学数)突出学数的重要性。(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方面)。2、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解释引入负数的重要性,给学生5分钟回顾课本的时间,然后让同学口头展示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老师对其中说的不好的地方进行及时补充。3、本节课内容较多,又是一个新知识点的引入,所以全部习题无法一一展示,故展示环节只对部分题目进行,对导学案的导学部分进行口头展示,对合作探究部分的例1,例2及学以致用的3个题目进行书面展示。展示环节注意:1、口头展示必须声音洪亮,不仅要把答案报出来,还要向同学们解释清楚理由和解题思路。2、书面展示部分要求书写认真,一笔一画,不会的地方空着,不要不懂装懂。点评环节注意:1、声音洪亮,使用教鞭,恰当使用双色笔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2、点评时要言简意赅,不要啰嗦,学生点评不清楚时,老师进行补充,尽量引导同学进行补充。3、点评结束必须要有掌声鼓励,并说“请下组同学展示”。一、相关知识链接1、将正、负数引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如“买卖”、“收入与支出”、“气温上升与下降”、等方面,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加深学生对负数的理解。2、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正、负数运算解决。二、对重、难点和规律方法的总结重点: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难点:负数的大小比较及负数与零的大小关系。规律:看到负号的一定是负数。三、预见性问题及措施学生可能会对“学以致用”部分2(1)的“节约与浪费”两个词产生争议。措施:先让小组讨论,统一思想,然后全体讨论,达不成共识的话,老师继续点评。“节约了”就是“多了”,符号为正,“浪费了”就是“少了”,符号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