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附属小学刘才利2014年11月9日简介2011版语文课标的基本情况略谈2011版语文课标的解读策略两部分内容2011版课标的基本情况大背景:2011版课标修订的背景、过程和特点2011版语文课标的关注点与突出变化2011版语文课标的基本理念与课程模式修订背景:1.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国际环境的变化。2.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课标(实验稿)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完善。3.研究制定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是建设中国特色、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2011版课标修订背景、过程和特点1修订过程一、开展实验情况的调研;二、确定修订的原则和重点。坚持德育为先,各学科有机渗透;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能力为重,注重知行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充实新思想和新内容;坚持减轻负担,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三、加强力量,建立机制。四、组织开展修订工作。五、广泛征求意见。2011版课标修订背景、过程和特点突出特点:1.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2.三项要求突出能力培养3.与时俱进创新课程内容4.容量控制力争实现减负5.广征民意确保审慎设计2011版课标修订背景、过程和特点关注点:1.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3.重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注重积累、感悟、实践和综合学习,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4.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5.合理地设计课标目标和内容,减轻学生负担。。2011语文课标修订的关注点和突出变化突出变化:1.适当减负2.更加重视写字与书法的学习3.针对课程改革实验中的问题,进一步强调改革的新理念4.写作教学方面坚持的理念5.关于语文知识的问题6.关于教材2011语文课标修订的关注点和突出变化1.基本理念“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011版语文课标的基本理念与课程模式2011版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1.坚持语文课程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坚持“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系统;2.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全面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3.坚持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学科的特点——人文性特点、实践性特点、本国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特点,汉语言文字特点以及综合性特点,积极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4.坚持推进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借鉴当代教育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提高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5.坚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素养——”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式,力求改变片面追求熟记学科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教学模式。6.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吸取以往的成功经验,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7.坚持不断探索语文课程的创新发展,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避免固步自封,能根据需要独不断更新于发展,始终适应时代的变化。2011版语文课标的基本理念与课程模式2.语文课程的基本模式——“语文素养-养成”课程标准淡化“训练”的意义“养成”说明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浸润”“化育”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读书实践活动。2011版语文课标的基本理念与课程模式简谈2011版语文课标的解读策略解读视角语文课标的特点与解读难点语文课标解读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方法与策略第二部分解读视角——解读者自身的定位实用教学视角:基于传统的思维框架与模式,依教材教找寻教学的依据对课标的理解是零碎的,片段的,不完整的课程教学视角:整体意识:视教学为课程整体的一部分;问题意识:结合实践智慧,带着问题与思考理解能力:演绎-归纳解读视角——解读者自身的定位语文课标的特点与解读难点语文课标的特点与解读难点目标内容语文课标的特点与解读难点目标内容特点难点语文课标解读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语文的课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