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专题的考点解读与辅导作者:滕昌恩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97文章录入:梁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明确规定: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而语文中考“考试说明”对这方面的要求是:“关注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文化素养。”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应该指:当地的名胜古迹、旅游特色、传统节日、民俗风情、习俗习惯、非物遗产等等内容。这个专题属于“语文实践活动”的范畴,主要考查学生的表述能力,当然也有可能考查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以及对民俗文化知识的识记能力。这个专题常见的命题形式有以下三种类型:A.表述题:设置成简答题,考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答案。【例】(2007年来宾市语文中考题)近年来,来宾市以她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着四海宾朋。中央电视台特意为她拍摄了系列专集《走遍中国——来宾》,展示了她独特的文化魅力。奇石文化是来宾文化的一株奇葩。请你阅读下面材料,为来宾奇石拟一则广告语。(15字以内,2分)来宾奇石形、色、质、纹、声五大要素俱全。其形千姿百态,其色瑰丽璀璨,其质晶莹坚硬,其纹清晰如雕,其声宛如洪钟。这些奇石小者仅几克,大者迭数吨,都各领风骚。形像人物者,惟妙惟肖;形像动物者,若奔若飞;形像景物者,似画似诗。广告语:B.选择题:提供可以选择的项,考生作出正确的判断。【例】(2007年福州市语文中考题)下面是福州市“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下联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上联:商贸繁荣两塔擎天光禹域下联:三山载福毓榕城A.人杰地灵B.四季如春C.人文鼎盛D.海西明珠C.填空题:题干中有相关的提示语,考生根据提示语,填出符合要求的答案。一般情况下,这类题型多考查当地民俗文化的基本常识,或者名胜古迹中的对联等。【例】(2007年南京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画线句,按要求回答问题。(结合文段考查。题目有删改)端午节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墨汁,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1)分别写出句中隐含的历史故事和传统习俗。历史故事:传统习俗:纵观这些题型,在命题上,它们可以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是填空题的形式命题。但更多的是以纯表述题的形式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当它以这种形式出现时,大多数情况是结合现代文语段阅读设题,而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必须要结合语段内容,因为问题的设置与语段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2008年中考题中就很有可能出现富有柳州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的考题。下面就逐个举例说明:一、柳侯公园与柳宗元文化【命题角度】(1)结合某个景点谈柳宗元(2)与柳宗元有关的文言文或现代文语段(3)对联(4)导游词【命题形式】表述题。出于强调考生的独特感受,尊重考生的个性差异等方面的考虑,这些题目的答案一般都是多元化的。【题型示例】1.请把你认为柳侯祠中最有特色的景点介绍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2.阅读余秋雨《柳侯祠》,回答问题。(问题,略。文章见七年级上〈阅读〉读本)3.下列是柳宗元衣冠冢和柳侯祠大门的对联,请选出正确的搭配。(1)无私济世世兴矣,(2)山水来归黄蕉丹荔,A.春秋报事福我寿民B.有德于民民祀之4.柳侯祠内,堂中并立的两块“荔子碑”引人注目。请结合你所了解的柳宗元和荔子碑的情况,写一则导游词。二、龙潭公园与环保(旅游)文化【命题角度】(1)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景点介绍(3)导游词【命题形式】表述题。出于强调考生的独特感受,尊重考生的个性差异等方面的考虑,这些题目的答案一般都是多元化的。【题型示例】1.龙潭公园免费开放后,出现一些不文明、非环保的现象。为了让市民与龙潭公园的关系更和谐,请你向有关部门提一两条解决这种“不和谐”现象的合理化建议。2.龙潭风雨桥、鼓楼、雷塘庙、美女照镜……你最喜欢哪一个景点?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向四海宾朋作介绍。3.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个景点,写一段导游词。三、百里柳江与碧水蓝天工程【命题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