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创作的一部杂文集(1978年12月1日——1986年8月20日),巴金老人直面文革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的扭曲,真实记录了文化大革命给他和家人、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对自己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做了十年的奴隶”的奴在心者的心态做了毫不留情的自我解剖,对全民族在“文化大革命”浩劫中病态思想作了剖析。本书被誉为“讲真话的书”,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启示录,也是一部民族的启示录。解题——小狗包弟“小”说明小狗的可爱,伶俐;“包弟”和他的外国名字有关,可是作者的确把包弟当作自己的家人。整体感知(一)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3、从文中找出描写小狗包弟的语句,并分析包弟的特点。2、请按照故事发展的脉络找到故事的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几部分,分别小结其主要内容;4、结合故事的发展,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整体感知(二)5、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选择一只小狗?重点剖析(一)1、作者开篇为什么要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2、文中第一人称“我”共使用多少次,有何深意?3、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和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重点剖析(二)4、“您的小狗怎样?”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出现的?在这几次问话中作者的心情有什么不同?5、你如何看待作者为了自保而放弃包弟?6、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纷争当中,巴金属于少数被侵害被侮辱的人。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受害者却率先站出来反省和忏悔。巴金的忏悔和反省对今天的我们是否有意义?重点剖析(三)“重读过去的文章,我绝不能宽恕自己。人们责问我为什么把自己搞得这样痛苦,正因为我无法使笔下的豪行壮举成为现实。”“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写吧,写吧!’好象有一个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叫。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决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燃火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巴金写作特点以小见大自然法故事顺畅,过渡自然语言朴素自然自然中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