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颐和园》教学设计《颐和园》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行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颐和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颐和园》教学设计1这篇讲读课文详细描写了颐和园的漂亮景色,赞美了祖国园林艺第1页共185页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才智。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首先弄清巡游颐和园的依次和文中所写的几个景色的方位。然后,着重理解几个主要景色的特点,抓住最能表现特点的重点词句,绽开想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1、了解颐和园的漂亮景色,受到酷爱祖国的思想教化和爱美情趣的陶冶。2、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3、学会本课新字新词。第2页共185页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了解颐和园的漂亮景色,受到酷爱祖国的思想教化和爱美情趣的陶冶。2、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课件。第一课时第3页共185页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课件,你想说什么呢?二、学生自学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2、解决生字词。3、小组沟通自学状况。4、小组代表汇报,集体订正问题。5、自己读课文,要求正确。6、两人一组相互检查,要求正确流利。第4页共185页三、理清脉络,概括段意1、轻声读课文思索。2、小组探讨。3、代表发言,阐明理由:第一部分:(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漂亮的大公园。其次部分:(2~5)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第三部分:(6)颐和园到处有漂亮的景色,说也说不清。《颐和园》教学设计2教材简析:第5页共185页《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根据巡游的依次,移步换景用生动的语言、精确的词汇、恰当的比方、贴切的过渡,呈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颐和园》作为本组文的一篇精读课文,其编排的意图如下: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漂亮的景色,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爱好,感受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根据巡游依次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这是一篇培育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的好教材。第6页共185页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颐和园的漂亮景色:万寿山、昆明湖。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漂亮景色,学习作者根据视察依次,抓住每处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教学重点:感受颐和园漂亮的景色和课文美丽的语言,培育学生审美爱美的情趣,增加民族骄傲感。第7页共185页教学难点:抓住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方法:讲解、朗读、提问法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来到了漂亮的大公园——颐和园,初读课文后,我们知道了作者的巡游依次是:(先巡游长廊,然后来到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板书:第8页共185页我们还领会了长廊的长而美(板书)走完长廊后,就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好宏伟啊,究竟看到什么呢?今日,我们就接着学习第18课——《颐和园》,我们赶快翻开书第88页,自由读读第3自然段吧。二、领会“佛香阁”壮丽美1、抬头一看,我们看到了什么?(板书:佛香阁、排云殿)2、佛香阁是什么样的?哪位同学能找出有关句子跟我们读一读?3、幻灯片出示: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屹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指读——再指读——谁再来读一读(你读得第9页共185页真流利)5、你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佛香阁的特点吗?佛香阁:八角宝塔形三层建筑很高的宝塔(屹立)闪闪发光6、幻灯片出示: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屹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带括号的词显示不同颜色)从“屹立”一词,我们感受到了佛香阁的壮丽,整个佛香阁是多么壮丽呀!(板书:屹立)7、那排云殿是怎么样的?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