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名人读书的故事及感想名人读书的故事及感想名人读书的故事及感想1陈景润小时候常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不过,陈景润捉迷藏时有点特殊。他常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简单发觉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边兴致勃勃地看书,一边等着别人来“捉”他。看着看着,他就遗忘了别人,而别人也遗忘了他。上学期间,陈景润酷爱数学。当老师讲解数学题时,他总是集中第1页共13页精神仔细听讲。课后布置的习题他也仔细去做。陈景润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无限乐趣。数学是心智的比试和较量。陈景润对于解题,一直不吝惜时间和精力。陈景润不懂就问,别看他平常缄默寡言,但向老师请教时却毫不羞怯和害怕。他的求教方式很特别:看到老师外出或者老师从中学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紧追上去,和老师一起走一段路并且一边走,一边问问题。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倾听了清华高校沈元教授的课。沈元教授给同学们讲了世界上一道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成两个素第2页共13页数之和’,简称‘1+1’的理论。但他一诞生也没有证明出来,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缺憾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许久以来‘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结果,并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个形象的比方,他把数学比方成自然科学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比方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讲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很多年之后,陈景润最终得偿所愿地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探讨所。1966年,他发表了《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第3页共13页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这在“哥德巴赫猜想”探讨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所证明出的那条定理振动了国际数学界,后来这条定理被命名为“陈氏定理”。做学问要有陈景润那样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取得巨大的成就。青少年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难,那么应当怎么去做呢?这里供应两种方法借鉴:1、鞭策法:让警官、好友监督自己,自己要尽量协作。2、自制法:为自己找一个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需是你最在乎最怕失去的。然后为了那个目标,让自己勤快起来。并且可以在醒第4页共13页目的地方贴上自己的目标提示自己。名人读书的故事及感想2路温舒是西汉时人。他幼年时家里特别贫困,靠放羊为生。他很有志向,虽然买不起书,但常常从别人那里借书来看。可借阅的书总是要归还的,路温舒常想:要是能有一册书带在身边,一边放羊一边读书,那该多好啊。有一天,路温舒去放羊,偶然发觉蒲草的叶子很宽。他灵机一动,心想:蒲草的叶子这么宽,要是把它们编成席子,这样不就可以在上面写字、抄书了吗?于是,路温舒趁着放羊的时候割草、编席,然后再把借来的书抄在编好的席上。通过这种方法,他第5页共13页积累了许多学问,最终成为西汉出名的法官。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只要从小立志,并克服一切困难,努力朝着目标奋斗,信任总有一天会胜利的。西汉路温舒幼年贫困,但他擅长想方法,坚持不懈地学习,最终成为了出名的法官。青少年置身于现代化文明管理的监狱中,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要珍惜一切学习时间,用学问充溢自己,用技能武装自己,为出监后就业谋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名人读书的故事及感想3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位聪慧而又干练的帝王。少年时代,他曾任职第6页共13页于宋太祖所指挥的宿卫军。由于经验频繁战事,了解民间疾苦,继位后他澄清吏治,整顿朝纲,使得人民安家立业,天下大平,被后人称为一代贤君。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有“贤君”之称的赵光义的登基却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案。根据封建社会的传统,宋太祖赵匡胤应当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他却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实在出乎意料。据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赵匡胤召弟弟赵光义进宫饮酒。当时赵匡胤身体很好,酒后有些不舒适,就躺下休息。第7页共13页赵光义让全部人都离开,自己来照料哥哥。外人只远远望见赵匡胤和赵光义说了一些什么,接着烛影摇摆,好像赵光义离席退避,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