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2、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3、学习辛亥革命志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名文,号逸仙。孙中山出生在广东香山翠亨村(今广东中山),是中国政治家、医师、革命家、中华民族主义者。其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之后转化成为后世常用的“孙中山”惯称。曾任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等职,亦为三民主义思想的创建者。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在北京逝世,陵墓位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创立民国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推翻作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内容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核定地价”“国民共享”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内容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内容核心前提补充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武昌起义经过:1911年10月10晚,武昌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金兆龙、熊秉坤首先起义,新军兵营纷纷响应,随后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经过一夜血战,起义军占领了武昌城,接着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准备:革命党人和新军发挥重要作用,革命党人在新军进行了长期的宣传、组织工作,起义的准备条件成熟高潮:中华民国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地点:南京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袁世凯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么看?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失败的一面: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酝酿兴中会(1894年,檀香山)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机关刊物:《民报》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爆发武昌起义1911.10.10高潮中华民国成立1912.1.1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评价辛亥革命成功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