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群众活动案例乡村少年宫开展“兰州鼓子”曲艺活动作者姓名:魏晓作者单位:皋兰县水阜中学一、活动主题开拓学生视野、体验文化生活;热爱家乡曲艺、感受艺术魅力。二、活动目的乡村少年宫以我校实践基地—乡文化站为载体,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地方传统文化与鼓子曲艺知识,感受地方曲艺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文化的美好情感;锻炼学生观察、合作、调查的能力;在鼓子曲艺文化的熏陶之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艺术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曲艺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培养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展示表演才能,挖掘自身潜能,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坚实的基础。活动实践基地活动实践基地三、活动内容1、学生活动A.低年级: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兰州鼓子”这一地方曲艺的基本知识;B.中年级:能熟知这种曲艺的基本表演方式;C.高年级:能学会并试唱几种兰州鼓子曲艺小段。2、具体措施A.举办橱窗展览,宣传“兰州鼓子”这一地方曲艺中蕴含的文化魅力和传统美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开展广泛宣传,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充分利用当地农村鼓子曲艺艺人资源和水阜农村文化站这一平台,指导学生较好掌握“兰州鼓子”的相关常识和鼓子演出的基本方法、技能;C.每周一、三、五下午在乡文化站开展鼓子小组活动,先让学生将收集齐整的资料,摆放有序。再让学生谈谈自己了解、喜欢的兰州鼓子曲艺剧目。通过老师的指导、讲解,学会演唱传统、基本的鼓子剧目。如《朱子家训》、《林冲夜奔》、《渔樵问答》、《倒秧歌》、《杨子荣降虎》等;D.在了解、学习传统鼓子曲目的基础上,引导高年级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进行现代曲目创作,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排练节目;E.通过班级节目汇演、乡镇鼓子比赛等形式,以及学生分组收集资料形式检验一段时间内的训练成效和活动成果。四、活动过程1、每周一、三、五下午开展“兰州鼓子”学生小组活动,以及分组交流、组组合作呈现兰州鼓子所学剧目演唱评比。2、学习、授课形式。A.小组商量;B.选派代表上台;C.表演评价。3、每节课首先回顾旧知,再畅谈自己最近的学习心得与体会感悟。4、选择自己喜欢的鼓子剧目,并尽量把它表现出来。A.了解故事梗概;B.了解代表人物;C.琢磨唱腔特点;D.说说自己的感受。5、选择优秀鼓子表演剧目,在乡文化站开展班级比赛,再选拔优秀剧目赴皋兰县参加每年的庆“六一”儿童文艺汇演。五、活动亮点1、有序且灵活的组织原则。学校少年宫采取“只进新人、旧人不退”的组织原则,每年在原有、固定人数的基础之上,悦纳新人,扩大规模;也可以采取自愿申报、辅导老师核实信息、入门考察的方式加入“兰州鼓子”小组活动。对于有一技之长的孩子,特别是鼓子曲艺的爱好者,只要想展示你的才艺都可以来少年宫报名,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以实现自己的曲艺梦想。诚然,也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继承并发扬这一优秀、珍奇的传统文化资源。2、课时固定,定期排练。每周一、三、五下午于乡文化站开展“兰州鼓子”学生小组活动。也经常邀请数名水阜当地知名鼓子曲艺艺人,现身讲授,准确把握鼓子演唱的技巧特点。曲艺课余,组织学生分小组演唱当天所学的剧目,也可以采取小组比赛、组组合作的方式加以竞争性的完美呈现。除此之外,对之感兴趣的同学,周末亦可以自愿前往乡文化站向老艺人请、学习。3、老师指引与学生授课,相辅相成,教学相长。前些年,在鼓子曲艺小组成立之初,一般都是由老师指引、学生倾听的方式完成鼓子曲艺授课,但今年由于受小学员“只进不出”的原则影响,有些高年级孩子鼓子曲艺的演奏知识愈发丰富,鉴于此,即便老师不加讲解,学生直接上台扮演“小老师”,同样会收到预料不及、意想不到的成效与结果。4、文化站与少年宫教室相结合的活动场所。水阜中学地处美丽的如凤山脚,与乡文化站比邻而居,因此,特意采用这一活动场所模式,既能保证学生固定的排练、活动时间,也能利用乡文化站这一平台充分发挥、展示学生的聪颖智慧和鼓子才艺。走进乡文化站“兰州鼓子”活动教室,室内装饰高雅,张贴了各类精美的鼓子曲艺图片,对已故著名“兰州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