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亚父者,范增也。2、沛公军霸上。3、沛公安在?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判断句;判断句;省略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宾语前置;被动句被动句;;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有关文言文考查的说明:•“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其中理解能力为B级)•(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语法公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宾语前置句式与用法。2、通过例题逐步归纳宾语前置的特点,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现代汉语中动宾短语或介宾短语结构而古代汉语常是在文言文中,把宾语放在动词或者介词前面的句子,叫宾语前置句。何谓宾语前置?动词+宾语介词+宾语宾语+动词宾语+介词一、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大王来何操?2、彼且奚适也?3、何以战?4、吾谁与归?何操操何奚适适奚四个句子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宾语“何”“奚”“何”“谁”都是疑问代词。分别充当动词“操”“适”,介词“以”“与”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探究:宾语前置第一种类型何以战以何战谁与归与谁归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A、卿欲何言?B、之二虫又何知?C、其间旦暮闻何物?D、君何患焉?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C小试身手注意:选项C“其间旦暮闻何物?”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区别。类似的句子还有“何故而至此?”、“夫子何哂由也”等。二、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古之人不余欺也。3、三岁贯汝,莫我肯顾。4、城中皆不之觉莫我肯顾莫肯顾我未之有未有之不余欺不欺余四个句子的特点:1、都是否定句;2、宾语“之”“余”“我”“之”都是代词,充当动词“有”、“欺”、“顾”“觉”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探究:宾语前置第二种类型不之觉不觉之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不、弗、未、非、否、毋、无、莫注意如下否定词:常见的代词:余、吾、己、自、汝、尔、之小试身手: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A、寂寥而莫我知也。B、后世无传,臣未之闻也。C、后遂不复至。D、我无尔诈,尔无我虞。C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何陋之有哉?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唯利是图。4、唯才是举。四个句子特点:1、名词作宾语,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强调宾语。2、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3、“唯(惟)……是……”是固定格式。有何陋不知句读,不解惑探究:宾语前置第三种类型唯图利唯举才用“是”或“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规律三:小试身手:下列选项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项()A、无乃尔是过与?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宋何罪之有?D、何厌之有?B宾语前置句常见的几种形式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以“是”、“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小结文言倒装句译成现代汉语时,要依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律,将其“顺装”过来。例如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例如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译文: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例如3、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中原北望”应理解为“北望中原”。考题演练1、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06年广东卷)A、君何以知燕王?B、夫子何哂由也?C、夫晋,何厌之有?D、何故而至此?2、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08广东卷)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AB判断下面句子是不是宾前句•1、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