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教学模式解读(一)杜郎口中学也是一所初中,其生源并不是很好。所以有些人说,它的模式具有可推广性。它的课堂模式分两类:一是非常模式:0+45。这要求教师教的时间是“0”,课堂45分钟全部还给学生。教师被迫扮演学生的幕后推手,客观上促使教师“独辟蹊径”,研究如何让学生“自己学会”。二是常态模式:10+35。教师支配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35分钟。它包含:①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其中反馈模块是对预设学习目标进行的反思和总结,突出“弱势群体”,手段有“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②三个特点,即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大容量(课堂内容在教材基础上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③六个环节:一是预习交流;二是明确目标;三是分组合作(教师口述任务平均分配到组,一般一组完成一项);四是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学习任务进行评讲);五是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实现的任务进行巩固练习);六是达标测评。一所偏居乡间、仅有24间教室、条件落后的山东农村中学,现今已成为中国教育的一道风景(全国先进单位),自《中国教育报》2006年对它进行三次深度报道后,去这所学校参观的超过20万人次。它的课改师从洋思中学,但有所不同。两所学校的精髓都是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老师的“教”(举手积极,声音洪亮,辩论热烈。争问抢答,欢呼雀跃。多种角度,创新实践,笑逐颜开,热闹非凡)。有人评价其课堂是“知识的超市”,体现了“生命的狂欢”。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2009-12-0317:36一、令人感动和振奋的教学形式走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其教室的布局、课堂教学模式令人耳目一新。没有讲台的教室,布置了前、后和侧位三面黑板,学生课桌摆放成六个组块,每个组块都放着五颜六色的粉笔头。教师不讲课的课堂,学生或站、或坐、或不停走动的课堂纪律。最令诧异的是,满教室都是外来听课的人,进进出出,可孩子们两耳不闻,一副熟视无睹的自若神情。腰杆笔直地听讲的学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几乎可以自由走动,但却神情专注的学习者。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的课堂学习环境,学生参与人数多、密度大,他们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因学习而发,都为学习而发,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交流思想、研究问题、心灵相约、生命相遇。可能你一眼看不到老师,因为在黑板前说话的十有八九不是老师而是学生,全班同学都围着他,刚一说完,不知从哪里又冒出一个学生接着说。学生抢着说的情景此起彼伏,等听到有人在提醒,在质疑,在强调,在补充,在布置下一个环节时,才知道那个人是老师。我们为这样的课堂感动: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感情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1000多名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同时用心灵,用生命讲述课堂的故事、讲述成长的故事。这里的所有班级的课堂教学同时开放的,听课者可随进随出。他们在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生源差的背景下,以非凡的气魄作出了许多非凡之举,围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践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我们为这样的课堂振奋:听杜郎口中学的课,你的第一感觉会是震惊。因为你没有见过,也不会想到,课,竟然可以这样上。因为你看到的是一个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他们竟然有这样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竟然是这样快乐积极,充满自信,他们的个性竟然可以这样张扬。这完全是一种“另类”的课堂,但是你不能不承认,这种“另类”的课堂教学确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杜朗口中学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真正落实,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主渠道,确实体现了“学为主体”。我们感受到: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