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定律焦耳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知道焦耳定律。•(3)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2、过程方法:•(1)通过搜索信息和信息加工,探究自然现象的内部联系和理论实质,总结规律,提出新理论,构建理论架构体系和技能架构体系。•(2)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探究理论规律的应用和实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3)通过学习建立理论知识模型的过程,了解运用想象、猜想、假说、推论、运用数学公式推导建立理论模型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物理现象的理论分析和了解理论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观念。(2)通过实验活动与推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求知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责任性,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3)学习建立知识模型的方法,优化学习工作生活架构性能,培养科研生活中的思维品质、科学素养和生活习惯。(4)通过了解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历程和科学理论成果,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思想和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和谐发展的优良品德。电热的利用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电热的防止电熨斗电熨斗电热水器电热水器电烤箱电烤箱电褥子电褥子电烙铁电烙铁电饭锅电饭锅电热的利用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一、电流的热效应一、电流的热效应二、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P=IUU=IR所以:P=IR2表明: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zxxk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想想议议导线和电炉丝是_______的,流过它们的相同,而电炉丝的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因此电能转化成热能时的功率。所以,电炉丝已经热得发红,而与其相连的导线却几乎不热。导线和电炉丝是_______的,流过它们的相同,而电炉丝的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因此电能转化成热能时的功率。所以,电炉丝已经热得发红,而与其相连的导线却几乎不热。串联串联电流电流大大大大实验电路图比较控制条件现象初步结论Q与R的关系I、t不变Q与I的关系R、t不变Q与t的关系R、I不变设计实验验证假设观察实验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演示实验实验装置实验1:研究电热与电阻关系R1=5ΩR2=10ΩA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实验2:研究电热与电流关系zxxkI=2I1IAR=5ΩR=5ΩR=5ΩI1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现象说明:在通电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在通电电流和电阻相同的条件下,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焦耳(JamesPrescottJoule,1818—1889),英国物理学家。用近40年的时间做了400多次实验,研究热和功的关系。通过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zxxk焦耳3.单位:焦耳(J)2.公式:根据电功公式和欧姆定律推导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焦耳定律。焦耳定律1.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就等于消耗的电能W,即Q=W=UIt=I2Rt如:电暖器,电饭锅,电炉子等。2.当电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电机的机械能:W>Q热三、电能和电热关系三、电能和电热关系电能内能+机械能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越大,电阻越小,正常工作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可是按照焦耳定律,电阻越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二者似乎有矛盾,这是怎么回事?想想议议答:前者说电阻越小,正常工作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