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畜牧产业园区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召开的全市畜牧产业园区建设现场会,是在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全省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工作会议精神,推进畜牧产业园区建设,研究制定畜牧经济工作的发展措施。与会同志通过参观各县(区)畜牧产业园区的建设情况,大家都有了比较直观的感受。刚才,各县(区)作了经验交流,市畜牧局局长严德同志代表市畜牧食品局作了工作安排和部署,我完全赞同。稍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晓春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一、准确把握当前畜牧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形势今年畜牧业生产面临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生猪及猪肉价格下跌等诸多挑战和困难。尽管如此,*畜牧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科学规划与技术培训并举、机制创新与体制保障并重、基础设施建设与队伍素质提升并行的工作方针,全市畜牧产业正在呈现区域之间、产业结构之间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良好态势。相关数据,刚才严德同志已经通报了,我就不再一一重复。总体感觉,全市畜牧产业在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方向上有以下几点值得充分肯定。(一)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以发展规模化为鲜明导向,畜牧产业“蛋糕”正在逐步做大。目前已发展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11625户(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705家,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50家),生猪规模养殖面达到28%;发展年出栏肉牛20头以上的规模场46家;发展年出栏肉羊5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08家。(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以提升产业化水平为突出主题,采取“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的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创新运行机制、注重利益分配、降低经营风险、巩固畜禽基础,使养殖农户得到了实惠。在今年生猪价格大幅度下降第1页共7页的情况下,规模化养猪仍保持头平盈利50~100元的良好局面;牛、羊、禽等畜产品效益良好,为实现全市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三)良种化进程扎实推进。以推进良种化为根本动力,目前已建成200头母猪的杂交制种场16个、30头母猪+1头公猪的扩繁场220个,形成了年产25万头优质三杂仔猪的良繁生产能力,生猪改良达78%(外三杂面21.3%);南江黄羊纯繁及杂交改良面达到96.7%;肉牛杂交改良面达到37.2%。目前,一个品种优良、结构合理的良繁体系正在形成,为全市畜牧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四)安全化生产得到保障。以实现安全化为核心基点,通过采取“畜牧科技进村入户”等措施,深入开展技术培训,转变养殖观念,树立商品意识,目前全市已认证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8个、无公害畜产品7个;建立了跟踪追查、联合执法的监督管理联动机制,积极开展畜产品及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未发生一起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屠宰动物检疫率、上市动物持证率、检出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当前,*畜牧业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一方面,大家在看到畜牧业取得成绩的同时,要理性分析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发展投入不足。畜牧业是大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自身积累能力很差。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生猪发展的支持力度,政府投入大幅度增加,撬动了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对畜牧业投入有所增加,但产业发展流动资金需求成倍增长,养殖场(户)流动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二是科技水平不高。由于畜牧业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经营方式还比较粗放,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广泛,技术服务体系依然十分薄弱,还不能满足畜牧业科学发展的要求。三是利益机制失衡。养殖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信息闭塞、销售渠道不畅通、缺乏市场拓展能力,处于被动应对市场的地位,与生产、加工企业之间的利益格局在很多情况下是失衡的,是一种不平等的互利关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畜牧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难得机遇。一是农业部颁布的全国2008~2015年生猪优势第2页共7页区439个县(区),四川55个,我们四县(区)均被列入(全省仅有两个市州被整体纳入);全国规划肉牛优势区207个县(区),四川规划5个,我们就占了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