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生命的故事》读后感《生命的故事》读后感6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肯定有许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命的故事》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生命的故事》读后感1《生命的故事》是由美国作家维吉尼亚李伯顿先生所作。本书主第1页共14页要写了生命的演化过程:从古代早期到古代晚期,又到中生代和新生代的演化过程,用简洁的语言和好玩通俗的图画给我们完备地呈现了出来。整本书用一页文字和一页图画搭配,让我们更好的体会到了生命的奇妙。假如我们读到不懂的地方,便可以看看图画,或许就会明白了。我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把这本书读完了,因为一页的字数有的都不到100个,所以看得特别快,也特别过瘾。本书行文特别简练,但我能在字里行间体会到生命的奇妙。我越读越有意思,读完一遍忍不住还要读其次遍,真是引人入胜。第2页共14页生命的故事就好比一场电影,镜头的每一次转换,滤镜的变更,都会出现一种新的生物。而生命的奥妙,并不是一个个单调的镜头所代替的,它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镜头,它只是呈现的一个工具。我始终以为侏罗纪是最早的世纪,但这本书给了我答案。在侏罗纪之前,还有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和三叠纪、7大世纪。而侏罗纪在古生物年头表上,已经在偏后位了,很明显我的想法被否认了。可见我的学问是多么贫乏,须要学习的学问太多了。读完这本书,写完这篇读后感,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生命第3页共14页的故事”。生命五彩纷呈,未知的隐私等待着我们一点点地把它们揭开。《生命的故事》读后感2一九九九年十月三日,在贵州省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三十六名乘客中有十四位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这是一个悲壮的故事,这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在这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第4页共14页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我觉得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子灏的爸爸潘天奇和他的妈妈贺燕雯两个人把孩子举起来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宏大的壮举。这个壮举,是出于他们对孩子的一种爱一种无私的爱。我每想到这里,我就有一种感动,一种震撼,不知不觉我已泪流满面。父母亲为了子女可以坚决果断的献出自己珍贵的生命,而我们子女又为能父母做些什么呢?想想自己平常的任性和对父母的'冲撞,心里觉得酸酸的,酸酸的想哭……在暑假期间,我在普陀山坐了一次缆车,我亲身体会到了那种上上下下、飘在半空中的感觉。就在这同样的缆车上,小子灏的一家经第5页共14页验了生死离别。此时,韩红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天亮了》——一首特地为《生命的故事》而创作的歌,仿佛就响起在耳边:妈妈告知我希望还会有,看到太阳出来天亮了,看到太阳出来他们笑了天亮了。《生命的故事》读后感3《生命的故事》是讲了从太阳形成到地球形成、再到海洋,之后到人类的发展全过程的一本书,书中讲了动物、植物等生物的成长和灭亡,讲解并描述了我们地球上生命走过的历程,从一起先直到现在。第6页共14页它让我知道了银河系、九大行星、地球月亮的状况,让我了解了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形成,还有人类大约是在100万年前诞生的。书中具体记载了:海洋里的生命和陆地上的生命,描述了沙漠里的生命和森林的生命等等,之后描述了史前人类、历史上的人类,再到现在人类持续到现代的全新世界。我们要爱惜地球,爱惜动物和小植物,更要爱惜人类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很重要,所以,我们更要留意平安,例如:交通平安、家电平安等,要疼惜自己的生命,一代传一代,让生命生第7页共14页生不息。在生命的长河里,有震天动地,也有平淡无奇,无论过去是何种结局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和将来,我们要把握机会,努力好好学习,让青春闪亮出刺眼的光线,成就它的人生价值。《生命的故事》读后感4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生命的故事》,令我受益非浅。说的是生命从起源到低级,从低级到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