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下第四单元写作五大连池市龙镇学校许文峰修改润色1、掌握修改润色技巧,学会如何修改自己的习作;2、培养在写作中修改润色的习惯;3、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学习目标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文意和思想内容。知专题认知:P88-写作修改润色修改包含两个层次:基本要求是改“对”,进一步的要求是改“好”。提示:1、仔细阅读文章,发现其长处与不足,不足之处就是需要修改的重点。2、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修改文章,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流畅、有表现力。3、无论是改动还是增删,动笔前都要反复斟酌,以防“点金成铁”。析应用分析:P89-写作实践一寻人启事方法一:要学会多问几个“怎么样”来扩展情节例文:《令人害怕的夜晚》今天夜里,家里人都出去了,留我一个人在家里看家,我非常害怕。直到妈妈回来了,我才松了一口气。我们可以这样问:1、你为什么害怕?2、你当时是怎么想的?3、你当时的反应如何?寻策略探寻友情提示:需要记笔记呦!改后:在一天夜里,我一个人在家里。天要下雨了,电闪雷鸣,我害怕极了。那雷声一阵接一阵,震耳欲聋,把窗子都震得哗哗作响。忽然,又一道电光闪过,呀,妈呀,又要有一声惊雷了!我赶快捂住耳朵。尽管如此,雷声还是穿透我的手掌,震撼了我的耳膜,就好象在我的头顶炸响了一样。我更加害怕了,飞快地钻入了被窝,用被子使劲地蒙着脑袋,心里不停地祈祷: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吧!方法二:学会把一个场面或片段分解开写例如:有个同学描写一次足球赛中的射门动作“小刚带着球,飞速冲向球门,猛地一脚,把球踢入网底。”如果把这一进球过程分解为接球——带球——过人——射门——进球。然后再想想每个动作的具体情景,最后把这一连串的动作连接起来,就会使描写变得生动具体。改后:“小刚在中场用胸部熟练地接住同伴传来的球,习惯性地用大腿轻轻一颠,将球巧妙地挑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以灵活的动作晃过后卫的阻击,又避开已经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一脚抽射——进啦!”方法三:把事情的经过部分写具体例如:表弟在河里一上一下,我非常着急,伸手去拉他,可几次都没有成功,我更急了,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河对岸一个过路的老人冲我喊:“找根树枝让他抓住!”我照老人的话做了,终于把表弟拉上了岸。急得怎么样?急的程度有什么不同?怎么会由“急”到”更急”的?怎么“拉”的?拉了几次?为什么不成功?树枝是哪里来的?我是怎样把表弟拉上岸的?这些都要展开写。改后:表弟在小河里一上一下,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慌忙伸手去拉,可我另一只手没有抓住东西,身子向前一冲,差点也掉进河里,好容易才稳住身子。表弟在河里呛了几口水。我不敢耽误,蹲下身子,一手抓住河边的一棵小树,一手又伸向表弟,可他够不着,表弟害怕得哭了。我也害怕得眼泪直流,怎么办呢?这时,河对岸一个过路的老人冲我喊:“找根树枝让他抓住!”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抬头看去,河岸上有许多长长短短的树枝呢!我赶紧止住了哭,顺手拣了一根长一些的树枝,急忙伸向表弟。这下他够着了!我咬紧牙,一手抓牢小树,一手使劲拉树枝,终于把表弟拉上了岸。方法四:写人物不下“评语”而要让事实说话例文:白求恩从小热爱学习。他勤于钻研,不怕吃苦。他甘于寂寞,不贪玩。他积极思考,敢于求证。他对动物的身体充满了好奇心。他小时候也不知做了多少解剖实验。正是他的这种探究精神使他日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大夫。改后:白求恩从小热爱学习。六七岁的时候,他就自动学习解剖甲虫、青蛙和小鸟。有一天,他悄悄躲进楼上一个房间里,关上门不知在干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妈妈闻到一股血腥气味,赶紧推开门进去,只见白求恩一本正经地站在桌子旁,桌上大盘子里盛着一条刚从食品店买来的牛腿,他正聚精会神地用小刀解剖着牛腿呢。“我想知道这里面血管、肌肉和骨头的位置。”他向吃惊的母亲这样解释着,“我愿意长大能像爷爷和爸爸一样,成为一个外科大夫。”母亲疼爱地说:“好孩子,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再学吧!”白求恩严肃地回答说:“应该从小开始!”说着又认真地解剖起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