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兰州女子中专-林玉凤-教学设计VIP免费

兰州女子中专-林玉凤-教学设计_第1页
1/3
兰州女子中专-林玉凤-教学设计_第2页
2/3
兰州女子中专-林玉凤-教学设计_第3页
3/3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专题学习教学设计兰州女子中专林玉凤学情分析:古代诗歌阅读是语文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难点。从平时复习及阅卷反馈的信息看,这道题失分特别严重。分析原因有三点:一是学生读不懂诗歌;二是不知道怎样从“形象”“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等方面去分析鉴赏;三是不知道如何答题。尤其我们甘肃省今年第一次使用新课标全国卷,师生对这道题的复习更是大海捞针,茫然无助。教学目标:1.利用多媒体,了解新课标考试大纲关于古代诗歌阅读表达技巧的考试要求;了解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关于诗歌表达技巧的出题特点。2.利用所媒体,理解并熟练掌握古代诗歌常见的几种表达方式。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训练,提高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能力和素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准确判断诗歌运用的表达技巧,并能分析、评述表达技巧产生的表达效果。难点:问什么,答什么,训练学生能够按照题干要求规范答题。教学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搜集整理资料,分析讲解,能力训练等教学方法。课时安排:高三教学一课时(两节课)教学过程:本教学过程一共分三个部分一、解读新课标关于诗歌表达技巧的考试要求。统计分析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关于古代诗歌考试的出题特点(一)新课标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考试要求。1.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表达技巧。即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取得了什么艺术效果。2.表达技巧主要是考查诗歌的章法和技巧。3.表达技巧几乎每年必考,每卷必考。注意事项: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考生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二)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考查统计分析。1.所选诗歌体裁以唐宋诗歌为主。2.以写景、抒情、言志类诗歌为首选,2013年为咏物诗,2012年为离别思人词,2011年为怀古伤今诗。3.试题都涉及了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的考查。4.均为2小题,分值共11分。二、归纳古代诗歌的几种主要表达技巧,讲练结合,逐一举例分析讲解(一)古代诗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有哪些,老师和学生一起搜集整理,归纳总结如下: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衬托(烘托)等方法。1.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用法和区别。3.衬托(正衬、反衬和侧面烘托)的不同运用。4.对比和反衬的用法和区别。5.欲扬先抑的用法。6.动静结合与虚实结合的特点。(二)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提问方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这首诗(或某一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上有什么特点?(三)强化练习(2012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未展芭蕉(唐)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试题: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三、课堂小结1.本节课通过解读新课标关于诗歌表达技巧的考试要求,通过统计分析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关于古代诗歌考试的出题特点,让学生们明白了关于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高考要考什么,怎样考。2.利用多媒体教学,本节课讲练结合,归纳总结了古代诗歌的几种主要的表达技巧。3.本节课的教学整合了教学资源,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在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中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兰州女子中专-林玉凤-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