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形象的美源于魅周玲凤我经常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什么样的老师具有摄人心魄的磁力?什么样的教师形象是美丽的化身?渐渐地,“魅力”这个词语在我的心中升腾。魅力是指特别吸引人、感动人的力量。教师形象的魅力是教师的一种职业沟通能力及影响力,它有3个层次:一是教师容貌、仪表的魅力;二是教师人格、道德修养的魅力:三是教师思想文化的魅力。教师的魅力绝不是先天的遗传,乃是教师智能和文化素养的累积及呈现;它不是一项单纯的性格或特质,而是多方面能力的文化态综合呈现。我们每位教师追求专业成长的终极目标便是拥有超强的教育魅力。魅力来自实力。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实力就是对于人的洞察力,就是教育智能,就是我们处理日常的教育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机智、技巧与艺术。我们不仅要发展本我文化,还要确认自我生命在场,直面教育实事本身,充分关照当下的实践活动,抬高人生的底座。在明敏的审思中,积蓄教育魅力的人生电量。一、正本实践的地位,夯实自身的根基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尽管因在教育理论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而享誉世界,但是他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因而他的教育理论是青葱的,教育魅力是永恒的。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中国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中处在第一位的仍是教育教学实践,对教育问题的准确判断力只能来自于此。我们要增强个人的教育魅力就不能只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专业实践,不能让教育实践边缘化,退缩到陪衬的位置。我们应该更重视实践的打磨,从实践中生长出真实的判断和在场的把握。二、醇厚个性的体验,注入教育魅力的暖流有了自己的丰富人生体验,才会有真正的个人教育信仰。有了切身的体验,教育教学才会有情感的温度,才会有文化的感召力,才会漫溢出浓郁的人文气息。融入了个人体验、阅历、文化的教育行动才是有生命力的实践,才是专业发展跃上最高层的表征。富厚的人生体验是提升教育智能的基本资源。一定的人生经验和人生境况也可成为教师价值观念的基本依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生涯的前5年到前10年的人生观察、生命感悟,都差不多涵盖教师的全部经验。这些比较单纯的稚嫩的感受,受到相应的刺激后容易形成深刻的印象,成为心灵的牧场、经验的矿产,成为生命体验的要素。当教师奉献出经过情绪酿造、审美过滤和思想发酵的心灵感动、生命体悟时,因为“人同此心,情同此理”,学生自然有切身的感受,容易引爆共鸣。师生之间就少了些许隔膜。有魅力的教师必有真正丰富的情感与体验。如果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反复的思考过,如果知识变成了教师主观世界的一部分,变成了他自己的观点,那就意味着知识已经成为信念。当知识的活的身体里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教师所指向的知识才能真正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体验是教师推开学生理智和心灵之门的妙手,学生会因教师的魅力而生成信念。三、坚守审慎的立场,树立自身魅力的品牌教育最忌走极端,也最容易走极端,所以教育中的钟摆总是在不断摆动。一个教师走在新课程的道路上,没有哲学引领是不可想象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哲学问题。缺少哲学,教育者就会容易受外部强加的规定的影响,会反复无常,屈从于权威和其他的学说。所以,当务之急,对我们来说,就是要建构起自己的课程哲学。我们应该有限度地吸纳永恒主义、要素主义、进步主义、改造主义哲学中的合理要素,还要学习我国传统哲学精华所在一一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温不火,少一些偏激与过火,多一些沉稳与冷静。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寻求一条中庸之路,宽厚地融合多种哲学,然后审慎地保持自我的哲学边界,坚守独立冷静的价值取向。四、吸纳经典的智能,畅通自身魅力的文脉教师的素养包括3个层面:文化底蕴、教育追求、教育智能。教育的智慧与文化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而古老的智慧存在于经典之中。离开了阅读教育经典,一切都无从谈起。教育经典让教师更有魅力。显然,与教育经典为友,是我们不断增添教育魅力的源泉之一。如果说教师的魅力来自实力,那么教师的美丽就来自于教育的魅力。相信拥有了流动性教育魅力的教师将会永葆青春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