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活动方案设计研修主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背景原因现代社会,阅读是一种学习能力,更是一种生存能力。通过阅读,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培养审美情趣,塑造伟大人格。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人类精神和灵魂的结晶,书籍在社会进步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其他任何事物无法与之媲美的。良好的素养、渊博的才学从哪里来?从阅读书籍中来。特别是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是获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期。因此学生应该广泛阅读。阅读是新时代知识的革命。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越早越有利。另外,阅读也是人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人们直接同中外古今大师对话,或聆听他们的教导,或与他们切磋辩驳,因此,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阅读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2.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力求使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自觉用“大教育”、“大语文”观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加深对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目标的认识,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随意性。3.通过此课题的研究,组织读书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成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一定的基础。4.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提高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5.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建构合理的、科学的、高效的课外阅读模式。6.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建立浓郁的书香校园的文化体系。活动步骤(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三)营造阅读氛围营造读书氛围,增加读书情趣。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是激发学生喜爱读书的重要客观因素。1、营造学习场所的文化氛围名人名言是语言的精髓,是生活经验的高度提炼,对学生有强烈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它是教育、启发、激励学生学习,锁定学习目标的钥匙,要让这把钥匙打开学生读书的兴趣之门,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将名人名言制作成条幅挂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让其天天看,常常受到启发和教育,可将“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一寸金”,(宋代朱熹)“最好的伙伴就是最好的书”,(英.、切斯特斐尔)挂在教室里,过几日更换一次;也可以挂在学生的卧室里,让学生可以随时感受到名人名言的激励。2、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首先要加大对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学校应当建立图书室,规定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班上可建立图书角,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有条件的学生家庭可以建立图书架,让家长购买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书籍,让孩子节、假日有书可读。还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订阅一些相关的报刊杂志,让学生不断地获取新的信息,培养学生渴求新知识的期望心理。这样,慢慢地有指引性地用读书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四)指导学生阅读方法1、帮助学生明确的阅读动机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这就充分说明兴趣在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针对学生阅读心理的诱因,从诱发学生阅读动机入手,矫正他们的阅读动机,激发他们不断阅读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要诱发学生阅读的动机,激发阅读兴趣,就要让学生明确目标,从而让学生的阅读思维在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活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2、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时间比较紧张,但是每天可以挤出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阅读。不同时间和阶段相应安排不同内容,如时间长些的假期可以阅读名著,课间、午休这样的零散时间读报纸、杂志等较适合。3、引导学生多读、多思、多记、多用我经常督促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要求他们做到如下几方面:第一、要多读,除了课本之外,还要有选择地多读一些有价值的书刊,多方面吸取。第二、要多思,读了文章之后要认真思考。第三、要多记,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第四、要善于运用。这样,经过我长期督促和指导,加上学生持之以恒,大部分学生养成了阅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