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专题会讲话同志们吃透会议精神;二是回去后要给主要领导作好汇报;三是抓好贯彻落实。稍后,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今天参会的同志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要认真听。兴华部长、人事局还将就相关工作进行安排和培训。下面,先讲三点意见:一、充分认识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岗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并进行管理的基本人事制度,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一项制度创新。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首先。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肯定要求。目前,县共有事业单位391个、工作人员近万人,公务员队伍的6倍。临时以来,事业单位一直沿用党政机关的管理方法,没有完全体现出自身的性质和特点。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原有的人事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存在人事管理方式行政化、用人机制不灵活、实际身份终身制等问题。尽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岗位管理制度没有建立起来。依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国家和省、市对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根据国家和省、市的精神,这次改革关键是创新管理体制,重点是转换用人机制,目的建立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的基本用人制度和管理制度,促进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其次。建立用人新机制的重要基础。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依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整体改革的总体要求,建立起一套符合事业单位规律和特点的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人事管理制度。这套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健全“六个机制”即:第1页共4页合同用人机制、公平竞争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分配激励机制、人员退出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是建立健全“六个机制”重要基础,人员聘用要以岗位为前提条件,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等方式实现;考核要以完成岗位职责任务为标准,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调整岗位的重要依据;工资待遇要根据岗位确定;退休待遇也与原工作岗位密切相关;人员解聘辞聘、人事管理的监管也都要以岗位的设置、要求和条件为重要依据。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第三。落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2006年7月,事业单位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新的工资制度进一步与公务员工资制度脱钩,这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目前,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工勤技能人员已经依照国家规定和本人现聘的职务,执行了相应的岗位工资,基本完成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工作。但是占事业单位人员总数8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岗位设置的滞后,现仍执行所聘职务的最低等级的岗位工资规范。因此,必需抓紧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保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落实到位。二、正确掌握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关键环节,执行到位。理清工作思路,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切实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资料健全,不出现材料、方案上的审核失误;确保工作细致,不出现岗位、人员的错报、漏报、重报;确保社会稳定,不出现到县集访、群访和到市、上省、进京上访。这“三个确保”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的基本目标,也是这次工作的底线”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围绕实现“三个确保”目标,按政策有秩序、有方法地推进,切实做到三个到位”市上有统一的实施细则,一是政策执行要到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深刻理解、准确掌握、严格执行《XX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对事业单位的岗位类别、岗位等级、结构比例、岗位第2页共4页设置等进行认真学习会,形成具体实施方法和工作方案。思考外乡镇、本部门的实施方案,二是组织实施要到位。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全面掌握好工作的推进进程。一把手”要负总责,分管领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