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考研政治(文科)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单项选择题2.多项选择题5.分析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种。这一情况说明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正确答案:B解析:自在之物即天然自然,是人类产生之前或尚未被人类认识的自然物,是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自然物。为我之物即人造物质、人化自然,与人的实践活动不可分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自在之物和为我之物,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都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天然物质是人造物质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造物质是人实践活动的产物,实践活动可以使天然物质转化为人造物质。醋酸纤维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的实践活动使天然物质转化为人造物质的具体表现。可见,B项是唯一正确答案。A、C、D三项表述有误,都是唯心主义观点,且不合题意。2.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管理方式正确答案:C解析: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故此,C是正确答案。A项“劳动者”、B项“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D项”管理方式”比较复杂,既有涉及技术层面的生产力问题,也有涉及社会组织层面的生产关系问题。A、B、D三项都与“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不相符合,个别考生误选A项,主要是不熟悉江泽民“七一”讲话的主要内容。3.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正确答案:D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与内容,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据此分析,D是正确选项。A、C两项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割裂开来,是错误的;B项涉及人的价值的两方面,不合题意。4.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A.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B.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C.商品的交换来体现D.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正确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得到解决。只有当商品卖出去了,实现了价值,他的私人劳动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变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可见,正确答案是C。A项“商品的有用性”、D项“商品的质量鉴定”涉及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合题意。B项,“商品的广告传播”只是为商品交换准备条件,并没有实现商品交换,因而它不能证明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5.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A.交换B.生产C.消费D.分配正确答案:B解析:物质资料生产四环节的内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6.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正确答案:D解析: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首先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其社会价值的差额。个别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全社会每个资本家都追求超额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