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二、考点点拨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定律的两个基本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主要讲述了惯性的相关内容,牛顿第三定律则讲述了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并且告诉我们通过牛顿第三定律可以转换研究的对象,从而使我们对力的分析更加容易。这两个定律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三、跨越障碍(一)牛顿第一定律1、定律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点:(1)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一切物体都有惯性。(3)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3、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1)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及受力大小无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速度大小无关。(2)惯性的表现形式:①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②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物体运动状态难以改变;惯性小,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4、理想实验方法也叫做假想实验或思想实验,它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来展开的实验,是人们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过程.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典型例题】例1:关于惯性,下述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B.战斗机投入战斗时,必须丢掉副油箱,减小惯性,以保证其运动的灵活性C.乒乓球可快速抽杀,是因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D.在绕地球运转的宇宙飞船内的物体不存在惯性解析质量是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由此可知A、D均错.惯性大小表现在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上,故B、C均对,所以正确答案为B、C两项答案BC例2: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上表面放一个光滑小球m,劈形物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曲线D.抛物线解析由于小球m和劈形物体M之间是光滑接触,因此它们之间不可能有水平方向的摩擦力,m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在m的运动过程中,除了所受重力外,还有M对它在竖直方向的支持力,在竖直方向由于M的运动使其对m的支持力减小,则m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使运动状态改变,在竖直方向上产生加速度,运动轨迹是竖直向下的直线,故只有B项正确(二)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不仅揭示两物体相互作用的规律,而且为解决力学问题转换研究对象提供了理论基础,拓宽了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是牛顿物理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内容: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层次理解:(1)牛顿第三定律中包含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四个特征,三个性质。四个特征是:①等大;②反向;③共线;④同种性质力。三个性质是:①相互性,即两者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②异体性,即两者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物体上,这是与一对平衡力的最主要、最明显的区别。③同时性,即两者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2)区别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例3:人在走路时和地面之间有几对相互作用力解析三对:支持力和压力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和人对地面的摩擦力重力和人对地球的引力例4:甲乙两人质量相等,分别站在相同的船上,初速度均为零,甲的力气大于乙的力气,他们各自握紧绳子的一端,用力拉对方,两人相对船均静止,则(水的阻力不计)A.甲船先到中点B.乙船先到中点C.两船同时到达中点D.无法判断内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受力物体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依赖关系相互依赖,不可单独存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无依赖关系,撤去一个力,另一个可单独存在,只是不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