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区学校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班级:姓名:执笔人:李军翔教研组长:张炎教学副校长:谭枫片区组长:张炎课题:《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型:精品赏读课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掌握基本字词,感知文章内容。2、通过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培养民族责任感。重难点: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导入目标个体探究合作探究启发探究导学引航方法及预设独学指导内容、学法交流互动策略展示方案内容、方式导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的爱国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心怀政治理想,以拯救社稷民众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他们用语言诠释自己,用行动证明自己,这其中就有李大钊。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预设效果:课前预设:1、作者李大钊的生平简介。2、与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3、对难点语句的深层含义不易理解时,补充李大钊部分名言引导学生强化理解。4、最后全班有感情地朗诵老师节选的精彩句段,力求将学生情感推向高潮。(老师准备配乐)内容:读一读,感知文章内容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朗读停顿和朗读的语气语调。你认为哪些语句集中表现出了作者的壮志豪情?应该怎样读?2、紧扣“艰难”“雄健”两个关键词解读课文内容,说说两个词各自的两层含义。这是一种什么写法?再从题目看“艰难”与“雄健”之间有何联系?预时:3分钟对学1、对子间互测生字、易错字,重点就记忆方法进行交流2、互读,看谁读的准确,读的有感染力群学为什么我们的国运这么艰难?我们能改变吗?预展:抽签,明确任务。组长牵头商讨展示方案,做好分工,然后分头准备。预时:20分钟方案一:1、有感情地朗读体现作者壮志豪情的语句,总结增强朗读效果的方法。全班形成竞读氛围。2、建议用“思维导图”呈现出你对题目中关键词的理解。内容:品一品,感悟语言魅力3、文章使用了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蕴、文字的含义同时丰富了起来。作者在说理。在鼓动人民大众;又在抒情,抒发豪情壮志。比喻的运用,使作品中的一些语言具有多重的含义,值得反复品位,摘录比喻句,试做分析:例如: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分析: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描写“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目的在于阐述民族生命的进程是艰难曲折的。我评点的句段是:4、透过这些比喻句,你能感知作者怎样的一种心境与情怀?预时:8分钟方案二:品读并摘录文中的比喻句,理解语言中蕴含的深刻含义,感悟语言魅力。预时:3分钟内容:想一想,感怀现实人生5、本文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个看法对不对?为什么?预时:10分钟方案三:联系生活,把你个人独特的感受展示出来。1、要有自己独特的体验2、鼓励形式多样,全员参与3、展示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当堂测评分层达标基础落实(5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逼狭()险峻()崎岖()阻抑()一___(xiè)千里___(cóng)山叠岭绝壁断___(yá)___流滚滚(zhuó)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分)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____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___过去的。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____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___万里。A、走走流泄B、走冲流泻C、流冲走泄D、走冲流泄发展能力(3分)3、根据课文把下列对象的比喻句写在横线上。①民族生命的进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类历史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艰难的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例句进行仿写例句: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提升素养(2分)5、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表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