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中国的内政外交VIP免费

新中国的内政外交_第1页
1/2
新中国的内政外交_第2页
2/2
1历史教学案周次:第2周第1课时执笔:陈丽娟审核:周琴签批:课题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年级八年级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了解1954年宪法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2、掌握万隆会议的内容及历史意义。3、通过对宪法的学习来强化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学习重点1954年宪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学习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正确的把握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学习流程新课导入-自主学习-课后反思教师活动(环节、方法、措施)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勾划重点、补充记忆)新课导入(预时3分钟)认真听讲,复习旧识,进入新课学习。自主学习(预时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教师督促指导。教师结合各组自主学习情况,点评、补充、计分。自主完成下列任务,并将相应知识点勾画在教材上。1、一届人大召开的时间是;地点是。2、1954年宪法:(内容)坚持,坚持,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切权力属于。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体是指。4、1955年4月,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举行会议,周总理提出“”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探究学习(预时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评价与补充。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为什么说1954年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周恩来创造性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请问“同”指什么?“异”指什么?拓展延伸(预时5分钟)什么是“万隆精神”?12小结提升(预时2分钟)提升理解,构建知识框架。训练巩固(预时10分钟)一、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约法》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B.国家主席C.国务院总理D.人民代表大会3、下列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A.互不侵犯B.平等互利C.和平共处D.经济合作4、我国政府与哪个国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缅甸B.印度C.日本D.美国5、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会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万隆会议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材料一:“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你知道这是谁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吗?在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什么方针?提出这个方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请回答1953年12月中国政府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什么原则?它的内容有哪些?课后反思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中国的内政外交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