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公物——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观察、了解什么是公物、为什么要爱护公物,怎样爱护公物,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加强对学生社会文明的一种培养和公物意识,,立志做一个文明守纪的人,知道爱护公物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说,教师适时进行语言规范化训练,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具体。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讨论,互相传阅写话内容,相互提意见并加以改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逐步提高学生说与写的能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具体,使学生知道公共财物的来之不易,应该爱惜。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逐步提高学生说与写的能力。让学生懂得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爱护公物。德育渗透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加强对公物的意识,知道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社会文明的一种培养,立志做一个文明守纪的人。教学准备:PPT课件、两个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交流法、启发式讲授法、事例分析法教学流程:一、复习: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上课口语交际课的内容。我们说了,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什么?生:听和说。师:对,非常好。口语交际是一种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听话、说话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把口语简单地等同于听话、说话,它还包括交际过程中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只有让学生多种感观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是一项新鲜而古老的训练内容,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和体现,在平时训练中,要让口、耳、眼、手等多种感官并用在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那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两个要求:“1、说话时: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2、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在讨论中的看法。”同学们:记住了吗?那能做到吗?好!那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节“爱护公物”的口语交际课。板书课题。讲授新课: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题目上有一个关键词,是什么呢?生:公物!师:好!那何谓“公物”?生:回答师:公物,即公共物品,包括公众的物件、设施或场地等。现在,谁来举个例子呢?我看谁最聪明!生回答。师:老师给你们展示一些例子。物件:桌椅、书柜、门窗、墙壁等;设施:多媒体设备、体育设备、实验室设备、消防设备等;场所:教室、实验室、操场、草地等。好!同学们:在平常的公共场合你会怎样?对公共设施你是怎样对待的?注意:老师想听你们的真实想法!生回答。二、师:那我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爱护公物呢?生回答。师:老师做总结。校园里的一切设施,都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公共设施。试想一个同学不爱护公物,一百个同学不爱护公物,那我们的校园将不成其校园,也必将对每个同学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许多不便和负面影响。在学校,践踏草皮,拳打脚踢,不用钥匙开门,把门损坏,开水龙头、电灯人走后不关的现象,用小刀随便刻画的也有。虽然这些现象只是少数人所为,但却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行为。好!现在结合图片来说说,我们为什么要爱护公物。边讨论、边研究。三、拓展思维:师:在校园里,你看到过哪些破坏公物的现象?想想自己有没有过类似的不文明的现象?生回答。1、老师展示一些图片,边展示,边提问学生,边让学生交流。·思考:这些行为是爱护公物的行为吗?为什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2、师讲解桌椅是怎样制造出来的过程。四、1、现在请同学们看两个视频,看完后说出你的什么想法?2、师问:公共设施希望我们怎么做?生回答。师总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五、师问:我们一直在说爱护公物,爱护公物。那我们怎样才能爱护公物呢?让学生小组讨论。生回答。师:同学们说的真棒!此处有掌声!;老师总结出了几点,谁来读读。1、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物和公共设施,不得损坏公共场所任何设施;2、爱惜花草树木,不得攀折树木、花草;3、爱护教室的课桌凳、门窗、多媒体等设备;4、注意节约,及时关灯、关水、关窗、锁门,杜绝浪费,保护财产安全;5、自觉制止破坏公物行为,勇于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