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版块无限的创意——读《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体会之一耿广霞看过余老师不少的课例,也听过“‘板块式’教学以诗意的排比的方式陈述教学环节,句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看起来美不胜收”“‘板块式’教学思路确实很有特色,有些环节可谓别具匠心,但匠心太浓变为匠”诸如此类褒贬不一的评价,今天重读《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透过一个个教学设计,我还是读出了余老师板块教学的灵动与创意,读出了余老师孜孜以求,进行语文教学思路的研究与实践的炽热情怀。我们也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深知语文教学思路设计对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性余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中告诉我们,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可以消除当前阅读教学过程中“无序”的问题,能够让我们更加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价,关注课堂教学实效,关注学生发展。我们知道,余老师的这种教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板块教学之中。他的板块式教学具有灵动与创意的魅力,为我们广大教师所喜欢。所谓“板块式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块”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机地形成了几个知识、能力的训练板块,同时也形成了几个时间的、步骤的“板块”,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板块式教学的灵动与创意体现以下几点:首先是教学思路清晰。余老师这样说道:“就教学的有序性而言,第一,课堂教学清晰地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即比较理性地向前推进。第二,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构成完整的教学板块,即‘一步一步地来落实’,将全课的教学板块连缀起来看,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看余老师的课例,听余老师的课堂教学,这一点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余老师在课堂上的从容不迫与优雅大度,一方面得益于他深厚的学养,更重要的是他成竹在胸,对课堂教学的每一步、每一细节都设计得严丝合缝,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比较理性地向前推进。”《夏天也是好天气》教学蓝图:1.告诉大家——读妙文。2.提醒自己——寻雅词。3.评说课文——品奇字。4.表现生活——用美句。这个策划所展示的是四个呈“块”状的教学内容。它们着眼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着眼于学生自主的合作的学习,着眼于每一“块”解决一个方面的学习内容或进行一个方面的学习活动,步步为营,有序延展,形成一篇课文清晰明朗的教学过程。《桃花源记》是奇美的文言散文,余老师设计的教学思路是“景美—人美—人情美—故事美”;海伦的《我的老师》是朴实的长篇散文,余老师的设计思路是“浏览—感悟—精读—积累”。可以说,有序性是余老师板块教学最为突出的特点。这对当前很多语文课堂的盲目无序无疑是一个矫正。无序则乱,有序则美。而根据文章特点艺术化的设计思路,恰恰显现其设计的匠心和灵性。其二,是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语言知识的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积累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方法。可谈到积累,很多老师总误以为是课外的事,其实不然,课内课外相结合,才能让积累更加丰富。余老师的课堂上就很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余老师曾说:“课堂积累丰富,学生活动充分,是板块式教学的特点。”例:《论求知》教学简案。课的总起:朗读课文,用一句话表述阅读课文之后的感受。分层推进:有如下四个教学板块。1.识词实践(约8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认读字词,教师有选择地让学生听写下面的词语:消遣装潢运筹偏执愚鲁挑剔吹嘘炫耀揣摩梗概蒸馏博学狡黠掩饰2.背读实践(约8分钟)每人背三至五条名言,择其一条,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如: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求知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3.析读实践(约8分钟)讲析课文中重要的一个段落: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请同学们自主解决如下问题:①这一段的结构模式是,②这一段的层次划分是,③这一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④这一段中“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