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区小樊小学学校三年级第七课音乐导学案1班级:三年级姓名张欣欣日期:2014.9主备人:张欣欣备课组长:蹲点领导(签字):课题:《打秋千》课型:唱歌课课时:1课时(具体课时任务:第一课时唱歌课)学习目标:1、我能用自然真挚的声音演唱歌曲《打秋千》。2、我能通过学唱歌曲提高了合唱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3、我能通过演唱歌曲,感受到童年生活的乐趣。重难点: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2、歌曲中出现的符点四分音符及下滑音的掌握。激情激趣导入目标独立思考个体探究分享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启发探究随堂笔记导学引航目的、方法、时间独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规律总结1、情境导入2、解读学习目标预时:5分钟感受音乐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完成随堂笔记一。2、复听歌曲:边听边看歌谱,想一想歌曲的乐谱有什么特别之处?3、再听歌曲:跟着音乐节奏轻声读一读第二声部歌词。想一想:这一部分的小朋友在干什么?4、跟着老师的琴轻声学唱第二声部。(唱不准的地方用手势带唱)5、老师范唱歌曲的第一声部,学生伴唱。(即演唱第二声部)6、师生互动:跟老师一起随音乐边唱边律动。7、学唱歌曲(1)学唱第一声部歌谱(2)采用师生接龙的方式学唱第一声部歌词(3)演唱处理温馨提示:在聆听、学唱歌曲时,不会唱的乐句用双色笔标记出来。预时:6分钟体验音乐对学:对子之间分享展示独学成果,分享随堂笔记一。群学:1、小组交流讨论乐曲中不会唱的句子还有不认识的音乐符号,看组内能不能解决?2、老师讲解乐曲中的附点四分音符、下滑音记号及衬词的正确唱法。3、组内成员分成两个声部,练习二声部合唱。温馨提示:注意声部间的声音要和谐哟!4、随着老师的指挥,一起演唱歌曲《打秋千》。预展:针对展示方案,分组进行思考,组内做好分工,做好展示准备。预时:15分钟创造音乐方案一:重点内容内容:演唱版《打秋千》建议:1、组内成员分成两个声部以合唱形式完成。2、自己用简易乐器配伴奏演唱的方式。方案二:重点内容内容:表演版《打秋千》建议:1、小组中挑选演唱标准的同学以二重唱的形式演唱,其他同学用舞蹈的方式表现音乐。2、全组成员边唱边跳。3、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作品。方案三:拓展延伸建议:1、可用舞台剧的方式表现歌曲的游戏场景。2、也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歌曲内容。预时:8分钟随堂笔记一: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歌曲的速度是什么?自我总结:1、本次课我的收获是:(学到的知识、我会用什么样的情绪节奏演唱这首歌曲等)2、本次课我遗留的问题有:(不会的乐句、不懂的知识等)教师总结:预时:2分钟当堂测评分层达标基础落实★本节课是唱歌课,教材选自三年级第四课《多年以前》,整体认知感和设计目标是逐层深入,让学生了解合唱的演唱方式、掌握乐曲中含有四分休止符的音乐特点。发展能力★★通过个体自主探究,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在聆听的过程中记住歌曲的主旋律,通过对子之间和小组间的合作,巩固展示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提升素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结合新课程标准,我提炼了自己对唱歌课的基本特点,通过“感受——体验——创造”来达到一定的音乐认知,并引导学生用欢快、轻松的声音表现歌曲,用各种艺术形式展示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