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我和祖父的花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祖父的园子》节选自现代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一篇。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主要写了“我”幼时和祖父在园子里自由生活的情景,具体而又生动地表示了“我”的好奇、贪玩和幼稚。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小朋友的生活,容易引起同学的共鸣。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感受到“我”童年在这座花园中生活的有趣、快乐。抓住文本中既能拨动学生情感心弦,又能引发言语表达的生长点,让文本“立”起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像、言说,走向言语与精神的共同成长。文中祖父的“笑”等细节颇耐人寻味,引导学生想像人物真实的心境,推敲、琢磨,紧紧围绕文本文字形成理解的波澜。情动而辞发,在语言练习中走进人物的内心。【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感悟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与美好。2.引导学生融入课文内容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准备】;查找萧红的资料,以及微课演示课件【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引出“花园”。同学们,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女作家,她叫萧红。通过预习,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呢?为了这堂课,老师读了些资料,想告诉你们:萧红是个苦孩子,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因她是女孩不喜欢;后妈也不爱她;祖母特别爱清洁不喜欢小孩子闹腾;唯有祖父,年迈的祖父疼爱她。每当萧红挨了打,祖父就用粗糙的手抚摩着,说:“长大了就好了!”祖父的爱温暖了萧红的童年。尤其是祖父的那座花园,更是令作者魂牵梦绕……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祖父的这座花园!(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教学名著,我的定位在通过课文的学习,为同学打开一扇窗户,以此走近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感觉她和祖父的一段亲情,知道一篇名著《呼兰河传》,通过对萧红的生活经历,引起学生的学习课文的兴趣,水到渠成的感受萧红语言文字的魅力】二、初读课文,走进花园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看准字形,读准字音,尽量做到正确流利地读课文。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花园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花园?”3.出示课件:这是一个---------的园子。(生:生机勃勃、色彩绚丽、多姿多彩、充满生机、美丽迷人的、有各种动物的、样样都有的……)4、是呀,这一老一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如果老师要在“花园”的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它是一座怎样的花园呢?你从哪感受到的?请同学们找出有关段落去找一找、读一读。【教学中我紧扣“花园”展开教学。初读课文时,以“花园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花园”为引子,一下子把同学带进了萧红童年时代的那个动人的生活环境。使同学们能够自然而然的用书中的词语找到这是一个“自由自在”的花园,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花园,是一个“美丽神奇”的花园,达到初步感受“花园”的目的】三、研读课文,品味“花园”。(解“我”之自由)祖父的花园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它给萧红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这是一座充满了“欢声笑语”的花园;一座“美丽神奇”的花园;一座“自由自在”的花园。(一)体会花园的“美丽神奇”。1、出示:第3自然段。大家一起读: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读了这段,你们脑海里蹦出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园子?为什么想到这个词?——美丽神奇。(花园很大,可以种花草,种树木,种蔬菜,甚至种粮食,很开阔,活动空间很大。动物、植物样样都有,花香菜香,引来了这些飞舞的小精灵,使得园子充满生机,充满了神奇的色彩)2、我们边读边想象,仿佛走进园子,看到了蜂飞蝶舞。这真是一个好大、好多、好看、好玩的花园,充满了美丽神奇的花园。3、再读读,把自己读进园子里去。进园子了吗?没进的同学再读,一定要自己读进园子里去。【学习第三自然段,重在体会园子的特点:大、样样都有,同时感觉作者对童年生活环...